宋《鹧鸪天》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9:30
本文关键词:宋《鹧鸪天》词研究
【摘要】:《鹧鸪天》是宋词中著名的词调之一,最早出现在宋初,经过晏几道的创作,在南渡和南宋前期达到创作的高峰,南宋末元初衰落。对这一词调的梳理和相关词作的分析,有利于整体把握,并且丰富词调史的研究内容,在词学上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参照相关词调论文和专著,利用词集、词选、词话、全宋词等专业书籍,作为基础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图表统计相结合等方法,着重分析了703首《鹧鸪天》词的填制历程、题材类型和艺术特征等,揭示出这一词调在宋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择此词调的原因、相关的词调研究状况以及本人词调研究的具体内容。第一章《鹧鸪天》词调溯源。通过对《鹧鸪天》词调本事溯源、《鹧鸪天》异名问题考证、首篇篇目的探讨,了解《鹧鸪天》词的最初面貌。第二章《鹧鸪天》词谱、用韵、声情研究。从词谱格律、用韵统计、声情探讨进行论述。通过这一具体的研究,对《鹧鸪天》词调在正体之外还有两体、格律分布发展状况、用韵分析与统计、声情特色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三章《鹧鸪天》词的创制历程及经典化。本小节按照时期,分为北宋时期、南渡时期、南宋时期。在对每一时期词的创作历程中,除词人、词作数量统计之外,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词作进行分析,从而看出此词调经典化的发展脉络和呈现出的特征。第四章《鹧鸪天》词的题材和艺术特征。通过列表格的方式,清楚地展现每种题材占据的数量,进而探讨《鹧鸪天》词的主题倾向。结合词话和语言学的知识,系统研究写词过程中具体的章法、句法、字法、修辞等,进而把握《鹧鸪天》词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第五章《鹧鸪天》词的传播与接受。通过对《鹧鸪天》词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接受过程的探讨。附录部分主要是按照《全宋词》中《鹧鸪天》词的先后顺序,按照时间列出具体的词人、词作。
【关键词】:宋词 鹧鸪天 词调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1
- 第一章 《鹧鸪天》词调溯源11-15
- 第一节《鹧鸪天》本事溯源11-12
- 第二节《鹧鸪天》的异名问题考证12-13
- 第三节《鹧鸪天》的首篇问题考证13-15
- 第二章《鹧鸪天》词谱、用韵、声情研究15-24
- 第一节《鹧鸪天》词谱研究15-18
- 第二节《鹧鸪天》的用韵18-21
- 第三节《鹧鸪天》词的声情21-24
- 第三章《鹧鸪天》词的创作历程及经典化24-34
- 第一节 鹧鸪词作,初露头角24-25
- 第二节 小山词出,鹧鸪定体25-28
- 第三节 双峰并置,繁荣发展28-32
- 第四节 新兴艺术,鹧鸪没落32-34
- 第四章 《鹧鸪天》的题材和艺术特征34-43
- 第一节 多元题材34-36
- 第二节 多彩艺术36-43
- 第五章 《鹧鸪天》词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43-48
- 第一节 《鹧鸪天》词的传播方式43-45
- 第二节 《鹧鸪天》词的接受群体与途径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52-75
- 在学 期间的学术成果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妙常;;调寄《鹧鸪天》[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0年06期
2 曹华强;鹧鸪天 游燧皇陵[J];河南消防;2002年07期
3 赵必成;鹧鸪天·谒黄花岗烈士墓[J];湖南文史;2002年01期
4 何泽华;;鹧鸪天·赞关工委诸君[J];源流;2002年09期
5 万健;鹧鸪天(二首)新年抒怀[J];财会研究;2003年02期
6 戴启学;鹧鸪天 庆党的“十六”大[J];南方国土资源;2003年01期
7 董柏成;鹧鸪天·财经卫士[J];当代审计;2003年06期
8 何泽华;;鹧鸪天 麻章老区在脱贫[J];源流;2003年09期
9 陈达士;;鹧鸪天 送别二○○三年[J];廉政w,
本文编号:629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2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