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比喻修辞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1:08
本文关键词:《呼兰河传》比喻修辞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萧红 《呼兰河传》 比喻修辞 喻式 喻体 喻能
【摘要】:《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具有“风土画、诗歌般”的特征。目前对《呼兰河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修辞学方面较为少见。但《呼兰河传》中精彩多样的修辞手段,充分展现了萧红巧妙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尤其是比喻修辞格,充分体现了萧红个人写作特色,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将穷尽性搜集《呼兰河传》的比喻语料,归纳统计这些语料,详细分析《呼兰河传》中比喻辞格的运用特色。文章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萧红的生平和《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小说中比喻修辞手段的研究概况及本文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呼兰河传》喻式研究”,分析《呼兰河传》中比喻辞格“明喻为主,喻式多样”的特点。指出其比喻形式除了基本形式(明喻、暗喻、借喻)和一些变式用法博喻、倒喻、否喻等之外,还有比喻与其他辞格兼用的情况。第三部分是“《呼兰河传》的喻体研究”,这一章主要对文中喻体进行了分类统计,并指出文中喻体形式上具有“类别多样”的特点,同时具有“具像化、童趣化”、“朴实自然,乡土气息浓郁”、“简约喻体与繁杂喻体均等”的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特点的成因。第四部分是“《呼兰河传》比喻功能研究”,认为《呼兰河传》的比喻运用具有文学表现功能(塑造人物、描写环境)、篇章构造功能(情节连缀、照应语境)、审美表达功能(自然形象美、人物情感美、意境深邃美),即“喻能多样”。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指出不足。
【关键词】:萧红 《呼兰河传》 比喻修辞 喻式 喻体 喻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5;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萧红与《呼兰河传》8
- 1.2 小说中的比喻修辞研究概述8-9
- 1.3 《呼兰河传》的比喻修辞研究9-10
- 1.4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10-11
- 1.4.1 本文研究内容10
- 1.4.2 研究意义和方法10-11
- 第2章 《呼兰河传》比喻类型研究11-21
- 2.1《呼兰河传》中的基本比喻类型11-17
- 2.1.1《呼兰河传》的明喻12-15
- 2.1.2《呼兰河传》的暗喻15-16
- 2.1.3《呼兰河传》的借喻16-17
- 2.2 《呼兰河传》中比喻的变式17-19
- 2.3 《呼兰河传》中比喻与其他辞格兼用现象19-21
- 第3章 《呼兰河传》比喻喻体研究21-38
- 3.1 喻体类型21-30
- 3.1.1 人物喻体21-22
- 3.1.2 自然事物喻体22-25
- 3.1.3 社会事物喻体25-28
- 3.1.4 事件性喻体28-30
- 3.2《呼兰河传》的喻体特征和特征成因30-38
- 3.2.1 喻体特征30-32
- 3.2.2 喻体特征的成因32-38
- 第4章 《呼兰河传》比喻功能研究38-46
- 4.1 文学表现功能38-42
- 4.1.1 塑造人物形象38-41
- 4.1.2 描写环境景物41-42
- 4.2 审美表达功能42-44
- 4.2.1 自然形象美42-43
- 4.2.2 人物情感表达43
- 4.2.3 意境塑造43-44
- 4.3 篇章构造功能44-46
- 4.3.1 情节连缀44-45
- 4.3.2 照应语境45-46
- 第5章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红;走近《呼兰河传》[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施久铭;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3 危艳萍;;辗转的“荒凉”:《呼兰河传》的回旋式结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赖彦怡;肖向明;;民俗·启蒙·审美——重读《呼兰河传》[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鑫伟;;蕴涵于《呼兰河传》中的悲剧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6 黄德烈;试论《呼兰河传》的民俗意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王义祥;论《呼兰河传》的乡土特色[J];呼兰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8 童金宽;;走出课外练笔的泥潭——阅读《呼兰河传》获得的启示[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年01期
9 顾e,
本文编号:632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3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