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张爱玲戴的帽子太沉重——质疑《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篇头条文章
本文关键词:给张爱玲戴的帽子太沉重——质疑《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篇头条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文学批评 夏志清 文学史观 小说史 陈若曦 赤地之恋 一本 历史评价 尹县长 良骏
【摘要】:正《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去年新创办的《中国文学批评》季刊,是一份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刊物。也许还应该加上"高定价",薄薄一本竟定价一百元。但这是学术含金量高的刊物,贵一点读者也能接受。该刊我每期必读,2016年出版的第二期刊出的《夏志清文学史观质疑》这组文章,有助于国内学界破除对夏志清的迷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读后获益匪浅。打头文章袁良骏先生的《夏志清的历史评价》(以下简称"头条文章"),写得大义凛然,爱国情怀十分可敬。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中国文学批评;夏志清;文学史观;小说史;陈若曦;赤地之恋;一本;历史评价;尹县长;良骏;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去年新创办的《中国文学批评》季刊,是一份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刊物。也许还应该加上“高定价”,薄薄一本竟定价一百元。但这是学术含金量高的刊物,贵一点读者也能接受。该刊我每期必读,2016年出版的第二期刊出的《夏志清文学史观质疑》这组文章,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桂成;论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中国文学批评与现代转型[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3期
3 阎晶明;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症候分析[J];文艺研究;2005年09期
4 庄桂成;庄春梅;;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检讨[J];江汉论坛;2005年12期
5 彭玉平;;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6期
6 胡亚敏;;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回望[J];文艺争鸣;2009年11期
7 张伯伟;;一部颇有识力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J];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8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两次转型[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9 胡亚敏;;中国文学批评三十年[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00期
10 周成平;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亚敏;;中国文学批评三十年[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2 高玉;;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现代性[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含羞草;给中国文学批评定位[N];文学报;2003年
2 记者 王国平;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成立[N];光明日报;2014年
3 李建中;对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创新与超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黄桂元;中国文学批评的“意外”[N];文学报;2013年
5 丁帆;缺“骨”少“血”的中国文学批评[N];文学报;2012年
6 孙郁;兼听则明[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3 邵滢;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建构之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晓东;朱自清学术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公秀梅;论媒介变革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D];新疆大学;2007年
2 赵静芸;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王蕾;大众传媒时代下中国文学批评现状探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丹;当下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语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魏曼童;浅析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D];西北大学;2014年
6 孙喜艳;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4年
7 李淑娴;重寻“现代性”[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3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3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