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现代”的乡土城——浅论鲁迅的“北京世界”
本文关键词:“前现代”的乡土城——浅论鲁迅的“北京世界”
【摘要】: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即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期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期生活于北京。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就在此时期完成。然而鲁迅笔下的北京处处透着文化荒漠化和灰暗的基调,这是因为他将北京放在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的积弊的视野中进行关照,更多地批判了这座前现代的乡土城市中民众的麻木和如死水般沉闷的生活氛围,发出了启蒙者在铁屋中试图叫醒愚众的一声呐喊。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 启蒙者 乡土化 灰暗的基调
【分类号】:I210.6
【正文快照】: 鲁迅从1912年至1926年,即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低潮期来京,又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期离京。在北京,鲁迅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旺盛期,让其蜚声文坛的作品也大都源于此时的创作,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热风》,散文诗集《野草》等,此外这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妹;;中国现代启蒙者的民族话语与性别隐喻[J];名作欣赏;2007年03期
2 刘阳;;启蒙者的优越感[J];粤海风;2010年01期
3 王存良;;李陀批评的“启蒙者”姿态——从李陀、吴亮的网络之争谈起[J];前沿;2011年04期
4 何德功;对两代启蒙者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4期
5 ;五四启蒙者的缺陷[J];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1期
6 徐玲;;五四时期“启蒙者”与“人民”关系的透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李学良;;启蒙者的自省——论五四落潮期的“灰色生活”小说[J];山东文学;2007年08期
8 李陀;破碎的激情与启蒙者的命运[J];读书;1999年11期
9 郭竞芳;;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后我国知识分子启蒙角色的转变[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张康;;坚守传统的启蒙者——评王勇男的乡土诗歌[J];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玉宁;启蒙与被启蒙[N];中国文化报;2012年
2 汪贻菡;从《甄[传》到《致青春》[N];文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斌;嬗变与转型——晚清启蒙运动与报刊现代化互动关系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霞;论老舍小说的启蒙者形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周丹;五四小说:人性启蒙者的情欲叙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37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3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