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21:05

  本文关键词: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轶事小说 顺治康熙年间 作者群体 成书方式 题材取向


【摘要】:轶事小说又称志人小说,以记录人物言行、琐闻轶事为主要内容。清代小说研究领域长期重“白话”轻“文言”、重“志怪”轻“轶事”的不平衡性,致使轶事小说一直处于清代小说研究的边缘地带,其自身独立品格价值未获得足够重视。清初鼎革之际,一部分明遗民作家群秉持垂遗备忘、劝勉训诫等创作动机,追思明朝先贤先烈,实录社会动乱之态;也有部分作家忌惮于当朝高压文化政策,其作品呈现出消遣性、民间化、当代化的倾向。清初轶事小说在内容与体式上既又与前代一脉相承,又具有本朝自身的特点,对于我们认识清初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风貌、文人士子心态,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清初顺治、康熙年间46种轶事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例、题材的分析,探索清初轶事小说的特色与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言梳理了清代轶事小说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思路;第一章概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从轶事小说的概念、清初的时间范围和轶事小说的分类三个角度进行界定;第二章以清初轶事小说的作家群体和编纂动机为研究对象,探寻作家身份经历与轶事小说的编撰动机、思想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三章梳理清初轶事小说的成书方式,主要从取材方式、体例形式、叙事方式三个角度着眼,分析清初轶事小说的的艺术成就与不足;第四章探求清初轶事小说的题材取向特点,主要着眼于“乱世遗民之思叹”和“写心怡情之闲笔”两个角度,分析清初轶事小说的思想内容和时代特点。结语总结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和不足。
【关键词】:轶事小说 顺治康熙年间 作者群体 成书方式 题材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1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7
  • 第一章 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概述17-30
  • 第一节 轶事小说的界定17-22
  • 第二节 清代轶事小说的分期22-25
  • 第三节 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的分类25-30
  • 第二章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作者群体与编纂动机30-48
  • 第一节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作者群体30-38
  • 一 明代遗臣逸士30-34
  • 二 清初朝臣官吏34-37
  • 三 风雅文士、乡野名士及记载阙如者37-38
  • 第二节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编纂动机38-48
  • 一 交游消遣,赋闲遣怀38-40
  • 二 劝勉训诫,经世致用40-44
  • 三 广见闻,备遗忘,垂典故44-46
  • 四 追慕前作,模仿世说46-48
  • 第三章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成书方式48-68
  • 第一节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取材方式48-52
  • 一 博引旁综,纂辑旧文48-51
  • 二 耳闻目击,实录见闻51-52
  • 第二节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体例形式52-60
  • 一 世说体:分门别类,以类系事53-57
  • 二 杂记体:杂糅并存,体例各异57-60
  • 第三节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叙事风格60-68
  • 一 尚质黜华,追步魏晋60-63
  • 二 人物形象,简笔勾勒63-68
  • 第四章 顺康年间轶事小说的题材取向68-87
  • 第一节 乱世遗民之思叹68-78
  • 一 记易代乱离68-71
  • 二 记前朝君王71-75
  • 三 记前朝儒林士大夫75-78
  • 第二节 写心怡情之闲笔78-87
  • 一 歌颂性、消遣性题材78-80
  • 二 下层化、民间化题材80-84
  • 三 个人化、当代化题材84-87
  • 结语87-89
  • 参考文献89-94
  • 附录一 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一览表94-105
  • 附录二 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作者群一览表105-112
  • 附录三 顺治、康熙年间轶事小说序跋、评论一览表112-164
  • 后记164-165


本文编号:674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74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