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珍珠与通灵宝玉:《红楼梦》之巴洛克美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7-08-17 15:16
本文关键词:变形珍珠与通灵宝玉:《红楼梦》之巴洛克美学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巴洛克美学 《红楼梦》 西番莲纹 丰羊角式文本 浮华精神 悲世悯己情怀
【摘要】:巴洛克原指怪诞变形的珍珠,17至18世纪中流行于欧陆的巴洛克美学则主要表现为雕琢繁复、追求动感、强调戏剧冲突与悲世悯己情怀,其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与我国成书于18世纪西风东渐时期的经典名著《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处。对照巴洛克美学,《红楼梦》在以下四方面呈现出了新面貌:(一)以大观园西番莲纹为代表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二)以互文繁复的丰羊角式文本为代表的巴洛克写作风格;(三)以视觉盛宴与日用珍品为代表的巴洛克浮华精神;(四)以"死神也在大观园"为代表的巴洛克悲世悯己情怀。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巴洛克美学 《红楼梦》 西番莲纹 丰羊角式文本 浮华精神 悲世悯己情怀
【基金】: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英语读写译系列”之《英美文学》课程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号:73195)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借助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文学视角。《红楼梦》两个权威英译本在国外接受情况的差别已经证明,译出行为应该考虑目的语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趣味,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等,合格的译文并不能保证中国文学就会走出去,翻译的 实质,
本文编号:689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8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