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和旅外:从“三史”看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17-08-20 14:21
本文关键词:在地和旅外:从“三史”看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文学 香港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在地 旅外 中华文化
【摘要】:"华文文学"是一个现代概念,它产生于近百余年来华人多向流动、迁徙而形成的移民文化中,"台湾文学史"、"香港澳门文学史"和"海外华文文学史"的"三史"覆盖了华文文学的全部时空。"旅外"和"在地"是华文文学两种基本形态,两者之间包括转化在内的变动往往成为各地华文文学形成自身传统以丰富中华文化的过程。华文文学的"本土"既是历史传统,也是现实情境,它抵抗外来殖民性文化,但也开放于"旅外"向"在地"的转化,促成"在地"的多元性;有了"本土性"的丰富,才有中华文化的丰厚。"灵根自植"的中华性成为一种不断展开中的开放的生命进程,中华性的变迁开掘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多种可能性。非汉语的在地性和汉语的旅外性对话,两种文化生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台湾文学 香港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在地 旅外 中华文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号14ZDBO8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项目号11AZD06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
【正文快照】: “香港澳门文学史”和“海外华文文学史”三门课程(简称“三史”),“三史”覆盖了华文文学的全部时空,作为文学史系列课程,互相间又有着呼应、沟通、整合。例如,“三史”都按照三个历史阶段(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前的“早期”、1945年至1970年代的“战后时期”,1980年代后的“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文文学》2009年总目次[J];华文文学;2009年06期
2 秦牧;祝贺《华文文学》杂志创刊——代发刊词[J];华文文学;1985年01期
3 秦牧;祝贺《华文文学》杂志创刊——代发刊词[J];华文文学;1985年02期
4 丝韧;;华文文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J];新文学史料;1987年02期
5 高陶;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J];华文文学;1989年02期
6 潘亚暾 ,汪义生;东西方华文文学论(摘录)[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02期
7 田流;华文文学之我见(摘录)——兼谈新华文学今昔的发展概况[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02期
8 戈云;美国华文文学之兴盛与隐忧(摘录)[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02期
9 陶原珂;;调整着视角的华文文学研究——“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1991年05期
10 王润华;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华文与华文文学[J];文艺争鸣;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红;;茅盾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世界[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707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0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