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周扬文艺思想_胡风文艺思想ppt_《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7 13:03

  本文关键词:钟惺《诗归》文艺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07年

钟惺《诗归》文艺思想研究

唐娜  

【摘要】: 明末的竟陵派,是一个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的文学流派。这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规律所决定的。钟惺作为竟陵派的代表人物,也有着他独特的文学特点和美学思想特征。本文打破以往对钟惺文学思想研究均是站在古代文学的角度这一现象,从文艺美学的立场上重新审视钟惺的作品和思想,以挖掘出更有深意的思想内涵。其中,主要是从钟惺对求古人真诗的执着并超越当时社会现实的方面进行意义延伸。在重新审视钟惺文学观点形成的背景并寻找其历史规律的过程中,站在文艺评论的角度突显出钟惺美学思想中与众不同的执着与超越所在,即在俗世中平衡不自由的“身”与自由的“心”之间的关系最终寻求到精神世界中不变的“真”。以此,力图更加完整地阐释出钟惺的美学思想,为钟惺以及竟陵派的研究添转加瓦,并开拓出一个全新的空间。 本文共分三章: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出研究钟惺美学思想的全新视角与意义。 第一章主要从钟惺与明末党争的关系入手,分析明末时局对钟惺的影响,在充分把握钟惺生活背景的基础上,探索钟惺“幽深孤峭”文风形成的深层原因。站在文艺评论的角度上,揭示出以钟惺为代表的竟陵派文风产生的历史规律与其自身特点。 第二章首先将钟惺的美学思想与时间相近的前后七子与公安派进行充分的比较,了解钟惺对前人思想精华与糟粕分别吸收和抛弃的原则,从而得出文化净化的历史规律。这是钟惺一直提倡的求古人真诗的深层原因,回到“以古人为归”上来。在此规律的基础上,引发出如何学古的思考。从诗的本质出发,展开对诗题材的自由性与独特的语言特点的研究,总结出钟惺对“诗言志”的理性把握。然后再从钟惺在《诗归》选评的特点方面分析钟惺主“灵”且“厚”这一选诗宗旨,,充分分析他在选编《诗归》中体现的美学思想。最后辅以理论与实践之间必定存在差距这一规律,全面把握钟惺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第三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就是围绕“真”、“正”、“心”等字眼展开的。在对真善美作出全面体悟的基础上,回归到超越的主题。即精神世界所具有的强大的超越力量,而其强大的魅力就在于在俗世中追求精神的圆满。 结语部分,统筹全文,重点强调从新的视角中所探索出的钟惺美学思想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第一章 “幽深孤峭”文风形成的深层挖掘9-15
  • 第一节 客观因素的可能性生成9-13
  • 第二节 “贾岛现象”的规律性探索13-15
  • 第二章 从《诗归》的编选看钟惺美学思想15-31
  • 第一节 钟惺美学思想与前后七子、公安派的比较15-19
  • 第二节 “以古人为归”19-22
  • 第三节 钟惺对“诗言志”的理性把握22-26
  • 第四节 主“灵”且“厚”—《诗归》选评特点26-28
  • 第五节 钟惺创作水平与理论成果的差距揭密28-31
  • 第三章 钟惺美学思想中的超越力量31-38
  • 第一节 对真善美的全面体悟31-35
  • 第二节 超越的力量35-38
  •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群州;竟陵派散文美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童小丽;《民国诗话丛编》中的竟陵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刘宇;晚明竟陵派诗歌理论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群;佛禅旨趣与竟陵派诗论[J];江海学刊;1998年02期

    2 毛洪文,鄢传恕;评《诗归》[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陈亚民;;论美在自由中生成[J];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描摹艺术美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彭代明;;羌族民间艺术的认同及审美变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王国良;郭蕾;;欧阳修与北宋儒学复兴运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徐望驾;;《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王婉婉;;浅析杜甫《戏为六绝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天利;;楚狂屈原的精神个性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美生;;姚鼐散文艺术论新解——“以诗为文”论桐城派[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林雅贞;章之文;;谈辞典编纂时应剔除文意训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徐放鸣;;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文学风格论研究[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包茜;;无形的和声——谈当代艺术理解与阐释中历史意识的现时性[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胡智锋;;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本土化”资源辨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陈士部;;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兼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中国化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董雪莲;;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创新理解[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10 陈文新;;论明代诗学主流派的内部争执[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宇;清代吉祥纹样在定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芳;导向设计的多维度拓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吕娜;都市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范姝;材料的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琦;论绘画写生中的创作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旦正才让;藏族古典诗学味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銘;;論明清散文的发展和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2 王开富;李贽·袁宏道·钟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岳进;;与复古派对抗视阈下的杜甫——论明竟陵派对杜甫的接受[J];杜甫研究学刊;2010年02期

    4 陈少松;钟、谭论“灵”与“厚”的美学意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马美信;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分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6 刘明今;晚明小品文的批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7 朴璟兰;钱谦益的文学本质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陈广宏;;竟陵派文学的发端及其早期文学思想趋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陈蕲,陈瑞生;论晚明进步哲学、文学中心在湖北[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陈广宏;;竟陵派领袖钟惺[J];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宋俊玲;公安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焦中栋;论钱谦益的明代文学批评[D];浙江大学;2005年

    4 郑艳玲;钟惺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桂芹;竟陵派的诗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晓静;《沧浪诗话》与明代复古派诗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君丽;公安派及其“性灵说”流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严赛梅;谭元春诗文理论及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静;语言陌生化与竟陵派诗风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6 陈敏;《诗归》与竟陵派的诗论纲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洪文,鄢传恕;评《诗归》[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陈敏;;简析《诗归》对竟陵派诗风的影响[J];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周扬文艺思想_胡风文艺思想ppt_《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钟惺《诗归》文艺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2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2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