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河上肇的接受和修改
发布时间:2017-08-25 00:35
本文关键词:郭沫若对河上肇的接受和修改
【摘要】:郭沫若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并深受影响,但究竟接受了什么、修改了什么,又如何运用于理论与生活,却少有研究者加以辨析和追问。郭沫若得河上肇之助,摆脱"气节"、"纯文学"等观念的拘囿,获得了认识并突破自身困境的方法。反思河上肇的革命时机论,则成为他批判国家主义、推崇苏俄革命的源起。郭沫若接受、修改河上肇,进而对话社会思潮、介入政党分化的历史过程,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学与文化的"回心"现象。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郭沫若 河上肇 中国革命
【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左翼革命话语的多重性及当下价值研究”(HB16XW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1924—1926年前后,郭沫若的创作及人生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他一改“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诗学主张、转而鼓吹斗争的文学,并且积极投身社会政治运动。已有研究颇多关注这一转向问题,通过细致考察、梳理史料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述。例如从郭沫若转变前后的人际交往入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元明;;河上肇的著作在中国[J];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02期
2 一海知义,金德泉;河上肇与中国革命[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3 胡凌芝;是出于“退却”的考虑吗?——评罗大成等的《也评〈多余的话〉》[J];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4 盐田庄兵卫;戴星东;;河上肇其人与思想[J];外国问题研究;1983年04期
5 春阳;;探求真理的著名学者河上肇——转变到与最初出发点正相反的方向的人[J];外国问题研究;1984年02期
6 贾纯;河上肇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J];日本问题;1986年05期
7 赵春e,
本文编号:734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3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