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三国“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23:01

  本文关键词:三国“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国 “吴主” 生成 演变


【摘要】:本文对三国东吴集团的领袖人物——“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做了研究。通过梳理“吴主”的历史记载,总结出其历史形象的特点;从笔记小说、唐诗宋词、讲史平话及杂剧等文学体式,分析“吴主”文学形象的演变规律;对小说《三国演义》进行文化解读,概括“吴主”形象重塑的特点及文化内蕴;从后世戏曲、说唱艺术、文学及影视作品的角度,阐述“吴主”形象的意义。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吴主”历史形象的生成和传播。通过对《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与《资治通鉴》等史书相关内容的梳理,总结历史上各位“吴主”的形象特征及其异同,揭示了史官文化对“吴主”形象传播的影响。第二部分:“吴主”文学形象的演变。主要探讨“吴主”形象在文学领域以不同文学形式展现时的特点及传播动因,主要包括:魏晋南北朝文人笔记小说对“吴主”形象的“异化”;唐宋诗词对“吴主”形象的褒贬评价;元代讲史平话、“三国戏”对“吴主”形象的丑化与否定。第三部分:《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塑造。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吴主”形象的还原与重塑,总结小说中“吴主”形象性格特点;二是毛评本《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批评与接受,探究毛宗岗对“吴主”形象的再塑造。第四部分:后《三国演义》时代“吴主”形象的传播与接受。首先分析戏曲、说唱艺术对“吴主”形象的再创作;其次是现代文学作品对“吴主”形象的新解读,体现出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价值;最后探究当代影视作品对“吴主”形象的改编。
【关键词】:三国 “吴主” 生成 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问题的提出9-10
  • 二、研究现状10-17
  • 第一章“吴主”历史形象的生成与传播17-51
  • 第一节 《三国志》中的“吴主”形象17-30
  • 一、《三国志》中的“吴主”形象18-23
  • 二、《三国志》中“吴主”形象的特征23-28
  • 三、陈寿历史观对“吴主”形象的影响28-30
  • 第二节 《三国志》“裴注”中的“吴主”形象30-40
  • 一、“裴注”对“吴主”形象的补充31-38
  • 二、裴松之历史观对“吴主”形象的影响38-40
  • 第三节 《资治通鉴》中的“吴主”形象40-51
  • 一、《资治通鉴》与“吴主”故事的系统化40-47
  • 二、司马光的历史观对“吴主”形象的影响47-51
  • 第二章“吴主”文学形象的演变51-69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人笔记中的“吴主”形象51-55
  • 一、文人笔记中的“吴主”形象51-54
  • 二、文人笔记中“吴主”形象的传播动因54-55
  •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的“吴主”形象55-59
  • 一、唐诗中的“吴主”形象55-58
  • 二、宋代诗词中的“吴主”形象58-59
  • 第三节 元代民间创作中的“吴主”形象59-69
  • 一、讲史平话中的“吴主”形象60-62
  • 二、“三国戏”中的“吴主”形象62-66
  • 三、元代“吴主”形象生成的文化根源66-69
  • 第三章 《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塑造69-85
  • 第一节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吴主”形象的还原与重塑69-76
  • 一、孙坚形象70-71
  • 二、孙策形象71
  • 三、孙权形象71-76
  • 四、三嗣主形象76
  • 第二节 毛评本《三国演义》对“吴主”形象的批评与接受76-85
  • 一、毛宗岗对“吴主”形象的批评77-80
  • 二、毛宗岗对“吴主”形象的改造80-85
  • 第四章 后《三国演义》时代“吴主”形象的传播与接受85-97
  • 第一节 清代近代说唱、戏曲艺术中的“吴主”形象85-90
  • 一、清代近代戏曲中的“吴主”形象85-87
  • 二、清代近代说唱艺术中的“吴主”形象87-90
  • 第二节 现代作家笔下的“吴主”形象90-91
  • 第三节 影视作品对“吴主”形象的再现91-97
  • 一、电视剧中的“吴主”形象91-95
  • 二、电影中的“吴主”形象95-97
  • 结语97-99
  • 参考文献99-10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105-107
  • 致谢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世厚;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2 吴微;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4期

3 戴承元;试论《三国演义》在“天命”和“人事”之间的两难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三国演义辞典》韩文版问世[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2期

5 沈伯俊;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朱汉彬;以“义”为先以“仁”为本——简析《三国演义》的道德观与政治观[J];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方成慧;;《三国演义》运用历史文献的方式初探(上)[J];写作;2002年15期

8 郑铁生;名符其实的《三国演义新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9 梅新林,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10 晓文;“自负”与“自卑”——读《三国演义》有感[J];陕西审计;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林宪亮;;论《三国演义》之“白帝城托孤”[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蓝晓光;;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的竹兵器[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显慈;;《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8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三[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立;新版《三国演义》将开拍 高希希誓言要打造精品[N];文艺报;2008年

2 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3 程兵;原创新漫画 《三国演义》魅力所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秋香;千淘万漉成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商报记者 李岩;动画片《三国演义》开辟中日合作新模式[N];北京商报;2008年

6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语文》执行主编 桑哲;《三国演义》数字化助推名著研究性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尼东;《三国演义》大型系列邮票演绎的人才使用真谛[N];中国集邮报;2014年

8 ;文史对照插图本《三国演义》出版[N];文学报;2000年

9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李云峥;三国演义、航海信托与股市文化[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聚宝;《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秀云;《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旭;《三国演义》研究三题[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武志国;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真一;京剧关公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金明淑;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郭萌萌;《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及文化教学[D];兰州大学;2015年

6 于耀程;《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鲍远苗;《三国演义》疑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岚南;《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的英雄观之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李莉妹;《三国演义》在印尼的翻译与改编[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张盼盼;《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61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61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