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

发布时间:2017-09-05 14:13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文学 动物小说 狼形象 生存哲学 生态美学


【摘要】:本文以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叙事学、生态美学、儿童心理学等理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狼形象在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呈现的独特面貌,发掘出其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及价值,并着重分析了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的叙事特色和其所塑造的狼形象对于整个文学领域的创新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儿童动物小说动物形象研究中的一些空白,也可以为准备进行狼形象创作的动物小说作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引言部分,论述了儿童动物小说的概念和类型,简要介绍儿童文学领域内关于动物形象以及专门对狼形象的研究现状,为后文对儿童动物小说中狼形象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从现实和文学两方面总体描述狼的形象。现实方面,狼残忍可怕,长时间被人们所厌恶。文学方面,成人文学中的狼形象经历了从恶狼到人性化、多样化的演变过程;儿童文学动物小说则标新立异,主动吸收狼性积极的一面,强调狼勇敢坚强、睿智机警的品质,使得狼从负面形象转为正面形象并进入儿童视野。第二章结合中外儿童经典动物小说,具体分析狼在中国儿童动物小说中的光辉形象。前三节按性别和年龄将狼的形象分为三类,并通过国内儿童动物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加以阐述分析:公狼是尊严与自由的捍卫者,给人以父爱型的精神启蒙;母狼是蛮悍深情的哺育者,彰显出母爱的丰盈伟大;幼狼是活泼稚嫩的拼搏者,蕴含着生命的美丽厚重。第四节借助中外经典作品对比,明确中外儿童动物小说在狼形象塑造方面的共性与个性,更好地把握中国儿童动物小说对狼形象的整体塑造。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经典动物小说写实的叙事风格的影响,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自然观,在创作实践上具有明显的“拟人性”特色,采用新颖的叙事视角,如“动物看人”、“大自然视角”,营造关于人狼情感的叙事冲突,塑造出更富灵性,更具艺术真实性的狼形象。第三章从生存哲学、生态美学以及狼与儿童、作家微妙的内在联系三方面探讨了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狼形象的审美特征与价值。从哲学上看,狼的个体生存和群体生存分别展示出精英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巨大力量,给读者以坚韧生存的启示。从美学上看,狼的生存环境自然亲和、生命状态多元、情感世界真纯,能带给读者丰富的审美体验,并传达出物种平等,人狼和谐相处的绿意盎然的生态理想。从狼与儿童的角度分析,儿童的天性、心理特征、阅读期待和审美特性等因素使得他们乐于接受儿童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尤其是小狼形象,能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收获精神之蜜。从狼与作家的角度分析,作家将对狼的喜爱和敬畏寄托于动物小说,期盼儿童能从中受益良多,深深体现出作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悉心关爱。作者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扩展了狼原本单一的审美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狼的想象和认识,能给予新一代动物小说作家多方面有益启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儿童文学 动物小说 狼形象 生存哲学 生态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第一章 狼形象描述14-24
  • 第一节 狼的文学形象演变14-18
  • 第二节 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的概述18-19
  • 第三节 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与其他动物形象的比较19-24
  • 第二章 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狼形象的分析24-42
  • 第一节 公狼:尊严与自由的捍卫者24-28
  • 第二节 母狼:蛮悍深情的哺育者28-32
  • 第三节 幼狼:活泼稚嫩的拼搏者32-36
  • 第四节 中西方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比较36-42
  • 第三章 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狼形象的审美内涵及意义42-55
  • 第一节 生存哲学的诗化42-46
  •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凝思46-50
  • 第三节 儿童与作家的“狼王梦”50-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英;从动物小说的兴起看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8期

2 徐福伟;韩韬;;新世纪动物小说的审美特征[J];淄博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3 杨建美;;论动物小说的情节和典型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唐威丽;;面对写作瓶颈,动物小说何去何从[J];出版参考;2008年33期

5 陈佳冀;;追本溯源:“动物叙事”的寻根之旅——新世纪动物小说的一个考察维度[J];小说评论;2009年01期

6 陈苗苗;;动物小说和读者之间相遇在哪里[J];出版广角;2009年05期

7 ;首部全媒体动物小说在京出版[J];出版参考;2009年33期

8 刘克襄;;动物小说的可能[J];扬子江评论;2010年03期

9 常娟;;用动物小说搭建孩子的成长空间——由“牧犬三部曲”所想到的[J];全国新书目;2012年06期

10 李传锋;;动物小说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佳林;动物小说:一个值得关注的类型[N];文学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马莹莹;动物小说只有故事会水平[N];华夏时报;2006年

3 唐威丽;突破动物小说原创瓶颈[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唐威丽;动物小说的引进与出版[N];文艺报;2009年

5 刘祥和 编辑;中国原创动物小说:市场虽火但长线乏力[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却咏梅;有动物小说陪伴的童年是幸福的[N];中国教育报;2014年

7 樊发稼;动物小说创作的可喜收获[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王舒妹;动物小说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金曾豪;为什么要给孩子们动物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马莹莹;“动物小说”只有“故事会”的水平[N];桂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悦;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雪;试析近代基督教传教士动物小说[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颖;近三十年内蒙古动物小说主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余韵;刘克襄动物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冯鑫;动物小说《双面猎犬》中拟声词的英译策略[D];山西大学;2015年

5 孙n<甯;沈石溪动物小说探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高洁;论中国儿童文学动物小说中的狼形象[D];安徽大学;2016年

7 俞燕;论动物小说的“物性真实”[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晓琳;新世纪动物小说的生态意蕴阐释[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李红霞;仰视另类生命的高度[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美禹含;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小说浅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8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98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