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发布时间:2017-09-06 01:15

  本文关键词: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更多相关文章: 陶渊明 陶诗 桑意象 蕴藉


【摘要】:陶渊明诗歌中呈现了丰富的意象世界,桑是其典型意象。研究其蕴藉意义,有助于理解把握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文章通过对与桑意象相关诗文厘析,重点解读了其象征的田园生活、归隐意识、政治失意和慨叹生命的多重蕴藉。
【作者单位】: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陶渊明 陶诗 桑意象 蕴藉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我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国家之一。《孟子·梁惠文王上》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因为桑本身的实用价值,我国历来重视种桑养蚕,桑在我国古代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古典诗文中的典型意象之一。譬如,《山海经》中出现桑有29次之多,《诗经》中有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月红;;意象与音乐灵动舞蹈的音乐课[J];读书文摘;2014年16期

2 尚永亮,刘磊;意象的文化心理分析 蝉意象的生命体验[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3 曹桂生,冯蓉;意象与艺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章风云;火与灯——独特的意象开掘与创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徐法超;“对意象的反应”与现实行为——萨特的想象理论对理解艺术接受性质的启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林雪玲;;表达内心的意象[J];艺术探索;2006年03期

7 朱彦栋;;意象——数字艺术中的神灵之光[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8 王妍;;超链接艺术:“意象”的“e”象化与生命的无限绵延[J];文艺评论;2008年06期

9 戚贵政;;“二南”意象探[J];黑龙江史志;2008年06期

10 徐法超;;如何想象彼得和一座金山——萨特论意象及其对象[J];肇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革;生命如歌[N];文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锐铭;贬谪诗意象衔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2 言语家;乡村意象的复合认同模型[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3 鲍俊晓;萨特的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夏强;作为过程的绘画之探讨[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6 雷苗;意象的色彩——工毛画设色简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7 杨金融;意象共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小亚;悲剧欣赏的心理阐释[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1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01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