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历目见乃诗文之铁门限——评王夫之身历目见的美学思想
本文关键词:身历目见乃诗文之铁门限——评王夫之身历目见的美学思想
【摘要】: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发人深省。而当下有学人指摘王夫之身历目见未必是诗文之铁门限,古今大诗人做诗莫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不是亲历所能够解释的。然而,笔者认为王夫之的身历目见正是诗文创作的铁门限。审美意象也正是从身历目见的审美感兴中产生的。笔者认为,身历目见并不仅包括亲身经历的景物还有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包含创作者对宇宙人生的当下思考。同时,身历目见正是理解王夫之美学中"情景说""现量说""意象说"等方面的重要方便法门之一,也是理解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法门之一。本文通过征引古今中外文论和王夫之文论以证之。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王夫之 身历目见 情景融合 铁门限
【基金】: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中的古典美学范畴研究”(YZ1508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2;B249.2
【正文快照】: 王夫之不仅是一位哲学大家,更是一位美学家,王夫之的美学体系与叶燮的美学体系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双子星”。王夫之更是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总结时期的集大成者,其“身历目见”的美学思想有着更深刻的表达,是理解王夫之美学体系以及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法门之一。一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立干;;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略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2期
2 王元骧;;开掘推进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研究——评《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J];云梦学刊;2007年01期
3 李翔德;;当代美国美学思想[J];编创之友;1981年04期
4 郭明辉;“中和”与“和谐”——中西早期美学思想比较札记[J];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5 黄志浩;先秦的序、称观念与中和美学思想的形成[J];文艺研究;1988年06期
6 小茹;老子美学思想初探概略[J];哲学动态;1988年08期
7 庄锡华;艰难时世中的曲折心路——邵荃麟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J];江淮论坛;1989年03期
8 庄锡华;;实用:一个时代的美学——邵荃麟美学思想评议[J];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02期
9 张健;马克思早期美学思想发展探源[J];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10 庄锡华;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的体系[J];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公木;;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3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陈康生;;毛泽东美学思想初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6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现之花——马克思美学思想新探[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秀萍;朱海燕;刘仲华;;论明清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8 朱存明;顾颖;;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庄严;章铸;;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10 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振斌;梁启超美学思想的价值[N];人民日报;2006年
2 钱中文;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收获[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张轶;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N];光明日报;2014年
4 陈定家;中国近现代美学研究的可喜收获[N];文艺报;2005年
5 古风;古老美学思想的再发现[N];光明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梁毅;李耀林:艺术家要有美学思想[N];中国文化报;2014年
7 武陟;欧阳中石美学思想初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周纪文;美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成果[N];人民日报;2004年
9 周阅;《千里走单骑》中的“空寂幽玄”美学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马岚邋高胜难;浅析达·芬奇的美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天波;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3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伏爱华;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乔东义;孔颖达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伍永忠;康有为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帅;对生视域下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信鸽;嵇康诗作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邢璐;中国古代服饰纹样中美学思想的体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4 赵丽媛;论《易传》美学思想对图形意象设计的启示[D];东南大学;2015年
5 段然;朝鲜族洞箫与汉族箫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6 吴锐;汤显祖唯情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赛;以理为美:朱熹美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8 陈峥;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批判性[D];辽宁大学;2016年
9 李梦霞;杜威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刘康宁;心学视角中的汤显垞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02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0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