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当代视野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悦读实践

发布时间:2016-08-01 18:17

  本文关键词:当代视野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悦读”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10期

当代视野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悦读”实践

孙雪霞

摘 要: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除了师生互动、多媒体渗透等手段,我们还可以在教学语言叙述中大胆创新,戏仿、援引、反讽、挪用、戏谑式议论、调侃式转译、现代称呼等等,都是值得一试的技巧。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力求使古代文学教学去沉重化,使80后、90后的本科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古代文学的解读。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语言;悦读

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如何让学生摆脱语言文字、社会环境、观念思想等隔阂,对古代文学保持热情,进而热爱中华文化,自觉传承中华文化,这对每个古代文学的教师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当下,我们教学对象主要是80后、90后这批人,怎样让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这就需要对这一代人的接受特点有所了解。在当代中国,新媒体是从199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入国人的生活,而这恰恰构成了“80后”、“90后”幼年、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生长环境。长时间与电视、电影、电脑、电子游戏、网络等新媒体为伍,他们的阅读方式、感觉方式、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等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屏幕人” 或“网络人”, 他们对图像化与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种种轻巧、有趣的表达非常热衷,对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更是驾轻就熟。相应地,一切传统的、没有充分被游戏化的语言和故事常常会使他们兴趣索然,沉重、冗长的文本也往往被他们拒之书架之外。研究者认为:习惯于网络阅读的人们,因为思维总是处于一种“碎读”状态,所以很容易失去阅读大部头文学作品的兴趣,也容易失去专注与沉思的能力。

面对这样一个教学群体,如果我们仍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进而对古代文学“深恶痛绝”。课堂互动、多媒体渗透,这些都是常规做法了,我们要尝试的是在课堂语言表述中进行一些较为大胆的教学实践。揆其要端,大致有以下几点:

其一,戏仿。如讲授《鸿门宴》时,我用了这么一段话来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了打消项羽心中的疑虑,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干掉,刘邦毅然应邀前往项羽大营说明情况。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

孙雪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刘邦重申了皇位是项羽不可分割的财产,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项羽则高度评价了刘邦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这显然是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语气,当我们运用这一手法时,文本叙述一方面有了相当程度的批判性,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着双向的解构:既解构了历史故事的严肃与沉重,也解构了戏仿对象(此处是指“新闻联播”的官方语系)的神圣与庄重。戏仿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经常使用的文本策略,哈琴·林达认为戏仿的第一层意思是“对抗”,第二层意思是“在旁边”,这是一种“保持批判距离的重复行为,使得作品能以反讽语气显示寓于相似性正中心的差异”。他指出:“如果众多艺术中现代的自觉性形式主义导致了艺术与社会语境的分离,那么后现代自我指涉性更强的戏仿性形式则揭示了它是一门话语艺术,与政治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2]当然,无论怎样解构,戏仿带来的课堂效果便是学生的会心一笑。而这对于文学作品讲授的氛围营造,无疑是至关重要。

其二,援引。如谈到司马迁生平的重大转折——李陵兵败投降时,我这样介绍:“巴顿将军说过:‘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李陵显然没有寻到最好的归宿,同时还累及无辜的司马迁。”

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另一种常用的文本策略,援引往往会形成一种“互文性”效果。而本雅明更是从“中断”的角度对征引进行过相关思考:“中断是所有造型的基本手法之一。它远远超出了艺术的领域。仅举一例即可说明,中断是引文的基础。引用一个文本涉及到对其语境的中断。”[3]上述所援引的巴顿名言,自然已经脱离

55


  本文关键词:当代视野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悦读”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0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0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