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媒介变迁与西藏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以《格萨尔王传》史诗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0 00:21

  本文关键词:媒介变迁与西藏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以《格萨尔王传》史诗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西藏 媒介变迁 格萨尔 文化传播


【摘要】:媒介变迁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于公元前三四百年至公元6世纪,历经苯教文化、佛教文化及社会主义文化三个时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代表。笔者主要以《格萨尔王传》为例,立足于西藏媒介变迁,从历时态的角度分析口语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四个时期西藏媒介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媒介形态下《格萨尔王传》史诗传播的特点,探讨西藏媒介变迁与西藏文化传播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应对媒介变迁、文化转型可能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西藏 媒介变迁 格萨尔 文化传播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宗教文化变迁与适应研究”(项目号:11XXW005)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藏民族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论与现实研究”(项目号:10YJAZH11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G206
【正文快照】: 一、媒介变迁与文化传播媒介是“信息在空间上移动、在时间上保存的载体,是传者与受者之间进行传通活动的桥梁”[1],媒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的产物,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具有总体一致性的特点,媒介按历时性发展主要有口语、印刷、电子、网络四种形态。媒介变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卉;;平易·细腻·深刻——《格萨尔王传》唱词的艺术魅力[J];前沿;2009年02期

2 角巴东主;略论《格萨尔王传》中有关专用名词的翻译问题[J];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03期

3 高宁;浅谈《格萨尔王传》中“宗”的内涵[J];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03期

4 仁增;从《格萨尔王传》的发掘整理看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J];西藏研究;2000年02期

5 马宏武;关于改编《格萨尔王传》为评书之我见[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01期

6 张春梅;《岭·格萨尔王传》说唱音乐风格[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丹珍;从《格萨尔王传》看神巫文化与藏民族人格心理的关系[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8 马成俊;《格萨尔王传》摭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1期

9 索代;《罗摩衍那》与《格萨尔王传》[J];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03期

10 索南多杰;简析寄魂物在《格萨尔王传·霍岭大战》中的重要地位[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苑坚;《格萨尔王传》和格萨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本报记者 山丹;谱写历史新篇章[N];西藏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熊裕华;古老史诗又逢“春”[N];西藏日报;2009年

4 王巨川;还原·感悟·会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深圳人“挖”出云南千年史诗[N];深圳商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蓓;《格萨尔王传》与多康地区藏族族群认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扎西才加;探析《格萨尔王传》的伦理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周毛卡;《格萨尔王传》服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藏毛草;浅析《格萨尔王传》中重叠词的特点与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杨亭;论《格萨尔王传》的生态美学思想[D];西南大学;2006年

5 卓玛草;论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盟誓文化[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6 更藏卓玛;试论史诗《格萨尔》中阿达拉姆的性格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央吉卓玛;幻境中成就永恒—《格萨尔王传》史诗歌手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为强;重述与颠覆—“重述神话·中国卷”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9 张强;西北民族叙事诗的叙事模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3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23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