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与内部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10 02:20

  本文关键词:《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与内部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声声慢 外部解读 生平经历 内部解读 形式意味


【摘要】:中学文本的外部解读模式很典型地体现在了《声声慢》的解读上。"教师教学用书"解读《声声慢》不是从文本形式出发,而是从李清照生平经历出发;把诗人对情感象征的意象解释成了诗人对某些事实的陈述;不是从整体结构形式上解读诗文本,而是一句一句解释的累加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诗的丰富意义。《声声慢》的解读应是从整体结构形式的内部解读;从整体结构形式解读《声声慢》,其意义不再是李清照个人经历的陈述性表达,而是她体验到的生命意义丧失、寻觅生命意义而不得的空虚感、孤独感和苦闷感的表现。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声声慢 外部解读 生平经历 内部解读 形式意味
【分类号】:I207.23
【正文快照】: 一、《声声慢》外部解读的几个问题李清照《声声慢》过去大多是外部解读而少有内部解读。所谓外部解读即是从生平经历的解读,是把生平经历强加在文本之中,当成文本的主题意义;而内部解读是形式的解读,是从文本形式入手,阐发形式的情感意味。《声声慢》的外部解读体现在把李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源博;;叠字声声写叠愁——谈李清照《声声慢》叠字艺术[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2 任丹生;;以歌曲《声声慢》(寻寻觅觅)浅谈古典音乐的继承和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3 赵志超;;语浅情深 流转如珠——浅谈《声声慢》叠字的运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周次青;试谈《声声慢》中叠字的特色[J];铁道师院学报;1990年03期

5 柯加瑜;;李清照《声声慢》的凄苦之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6 曹长河;谭汝为;;李清照《声声慢》的两点臆测[J];语文学习;1982年09期

7 李焙戈;陈松叶;;李清照《声声慢》词意画·局部(中国画)[J];诗刊;1989年07期

8 郑恩岳;李清照《声声慢》词英译方法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王永霞;;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看《声声慢》的汉英及物性特征[J];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陈海彬;;李清照《声声慢》两英译本比较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静;;《声声慢》教学设计[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萍华;词篇《声声慢》英译语域偏离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琼;译者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4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24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