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与当代台湾左翼文化思潮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3:34

  本文关键词:《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与当代台湾左翼文化思潮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 民族认同 左翼理想 第三世界视野


【摘要】:《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是由陈映真和其思想同仁合力创办的思想文化刊物。该刊着眼于当代台湾文学发展的时代境遇以及在这境遇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开辟了“台湾皇民文学合理论的批判”、“台独文论批判”、“藤井省三批判”、“理论争鸣”等专栏来研究讨论当下台湾文学界所发生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和重大的理论问题。另外,该刊通过刊登史料及史实重新建构台湾现代文学的历史脉络。该项研究以《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为中心考察台湾左翼文化与文学思潮,但取材并不局限于这套刊物本身,同时也扩及对当代台湾文坛文艺论争及文化思想的考察,从而深入探讨该刊在当代台湾文学、文化与思想界的重要影响。1990年代末期,“分离主义”论述在台湾甚嚣尘上,为了应对文学及文化领域内出现的“台独”倾向,陈映真与其思想同仁共同创办了《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在刊物发行过程中,陈映真以其精神与思想影响了刊物的整体面貌,使得该刊在思想上呈现出鲜明的左翼色彩。在这一基本价值取向之下,刊物围绕陈芳明“后殖民”文学史观、“皇民文学”合理论及日本右翼文学史观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批判,重新整理、出版光复初期台湾文学论争的史料,并试图揭开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历史迷雾。通过上述努力,《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部分地恢复了台湾新文学史的原貌,重构了台湾左翼文学谱系。《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亦由此成为当代台湾左翼文学与文化思潮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两岸思想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 民族认同 左翼理想 第三世界视野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前言9-15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研究现状10-15
  • 第一章 创刊的时代背景15-25
  • 第一节 创刊背景及宗旨15-17
  • 第二节 编辑思路及定位17-19
  • 第三节 陈映真的精神核心作用19-25
  • 第二章 台湾新文学史观与台湾社会性质论争25-41
  • 第一节 分离主义新文学史观揭谬25-30
  • 第二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史观30-35
  • 第三节 社会性质论进一步深入35-41
  • 第三章 新文学史料及史实的爬梳与整理41-63
  • 第一节 再现《新生报》“桥”副刊论争42-50
  • 第二节 诠释“二二八”事件50-54
  • 第三节 揭开“白色恐怖”的历史迷雾54-63
  • 第四章“皇民文学”与右翼文学史观的文化批判63-71
  • 第一节“皇民文学”合理论批判63-66
  • 第二节 日本台湾文学研究的右翼倾向批判66-71
  • 结语71-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1期

2 张大明;前期左翼文学的历史经验[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1期

3 马晖;左翼文学价值观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琳,牛会娟;再析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从“合力说”看左翼文学运动[J];天府新论;2004年S1期

5 郑绩;从《良友》看左翼思潮在大众层面的传播[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3期

6 林虹;个性的发现与失落——再论现代派与左翼文学的疏离与融合[J];中州学刊;2005年04期

7 陈平原;;“左翼”、“时代”及“文学”——在“左翼文学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1期

8 马晖;;价值视野中的左翼文学[J];社科纵横;2006年02期

9 丸山f;;在汕头大学“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2006.1.9)[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2期

10 刘震;;左翼文学运动研究的两种范式与新的可能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梦阳;;左翼文学资源对当代中国的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程致中;;一道雄强壮丽的文学风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资源性意义[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吕周聚;;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以鲁迅为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奕彤;;秋白与鲁迅都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建锋;;论左翼川籍作家创作的地域文化意蕴[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邬冬梅;;民国经济危机与30年代经济题材小说[A];茅盾研究(第12辑)[C];2013年

7 王铁仙;;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左联时期的瞿秋白[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弓;左翼文学的历史地位[N];光明日报;2000年

2 贺立华;拷问历史:左翼文学问题[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本版编辑 汕头大学 王富仁 北京大学 钱理群 北京鲁迅博物馆 王得后;左翼文学:且拿生命去书写[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刘继明;新左翼文学与底层写作[N];湖北日报;2006年

5 思文;左翼传统在当代[N];北京日报;2001年

6 张炯;一本有拓新价值的著作[N];文学报;2013年

7 刘勇 杨志;“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N];文艺报;2006年

8 ;郜元宝:犹在“二周”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程洁;110件珍贵馆藏文献[N];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骥鹏;革命中的启蒙困境[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骋;宣传学视野中的左翼文学[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美琼(Lee Mi Kyung);中韩左翼文学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毛丹武;现代性中的阶级和民族[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瑛祜;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审美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健;论当代中国“新左翼文学”的兴起[D];安徽大学;2012年

3 陈娇娜;论左翼文学话语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范珊珊;论“新左翼文学”的提出与意义[D];河北大学;2013年

5 岳凌;论左翼戏剧的概念化与公式化[D];西南大学;2016年

6 王一帆;左翼话剧运动与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孙清清;左翼视角下的台湾牢狱小说研究(1980-1989年)[D];郑州大学;2016年

8 任吉财;左翼时期茅盾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9 丁苗;漩涡中心的游离者[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灿;1931-1933年左翼文学的宣传策略[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94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894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d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