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视野下西藏民间童谣的当代传承困境及出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4:46
本文关键词:地方课程视野下西藏民间童谣的当代传承困境及出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课程 西藏民间童谣 当代传承 传承路径 教育现代化
【摘要】:西藏民间童谣是西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民间童谣的教育与传承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传统下,从地方课程的视角思考西藏民间童谣的当代传承问题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论文从地方课程的视角分析西藏民间童谣当代传承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出路。论文包括绪论和一到四章共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本论题的选题背景、价值和意义,对西藏民间童谣研究现状及其局限进行了第一章分析了西藏民间童谣的传承现状,重点论述了西藏民间童谣传承的历史背景、传承状况及传承特点。分析表明,西藏民间童谣的传承方式、传承效果急需要革新。第二章分析了西藏民间童谣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它对于培养儿童的精神世界,在“情”与“理”方面提升儿童的感性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训练儿童熟悉西藏独特的文化传统及丰富的自然知识,提升儿童对于西藏地方性知识兴趣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与此同时,西藏民间童谣在培养西藏儿童乃至藏族人对于西藏区域文化的认同也具有重大意义,这在全球化的时代对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形成藏族人独特的民族认同十分重要。第三章分析了西藏民间童谣的当代传承遭遇到了独特的困境及其制约因素。传承困境主要体现在无谣可传、无人传谣、传谣不真三方面。无谣可传是说,西藏民间童谣的数量和总类在急剧减少,我们日益面临无童谣可传,尤其是无质量上乘的经典童谣可传的局面。无人传谣是指,由于现代生活的变革和现代化的开展,童谣乃以生存的生活背景被置换,童谣的传唱者日益减少,大量童谣的传唱者失去了其热情和在传统社会中的功能。传谣不真则是指传统童谣的质量不够纯正,大量灰色童谣的涌现导致童谣缺乏正面的生命情绪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种诙谐的、灰暗的生命姿态正在侵蚀儿童的心灵。当然,西藏民间童谣所遇到的困境是因为有巨大的制约因素妨碍了西藏民间童谣的当代传承,一方面传承环境的落后,另一方面是传承途径、方式和观念意识的局限——它们严重影响了西藏民间童谣的传承质量和传播范围。第四章分析了实现西藏民间童谣传承路径上实现创新的具体方式。这需要改变传统的自然传承方式和教育方式,大规模实现童谣的采集、整理记录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结合信息时代的契机,实现在童谣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和多元化,以家校合传的方式实现童谣与儿童生活的再次结合。这样,既可以实现童谣传承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也可以实现童谣创作的多元化,增强童谣市场的竞争性,拓展童谣创作、童谣传播、童谣教育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方课程 西藏民间童谣 当代传承 传承路径 教育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绪论12-30
- 一、问题的提出12-22
- (一)研究的背景12-20
- (二)研究的问题20
- (三)研究的意义20-22
- 二、已有的研究及其局限22-30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22-23
- (二)已有研究的综述23-28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8-30
- 第一章 西藏民间童谣传承现状30-38
- 第一节 西藏民间童谣的历史概况30-33
- 第二节 当代的传承现状33-36
- 第三节 传承的特点36-38
- 第二章 西藏民间童谣的当代价值38-50
- 第一节 儿童精神的保护40-45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学习45-47
- 第三节 区域文化认同的需要47-50
- 第三章 西藏民间童谣传承的困境和制约因素50-60
- 第一节 西藏民间童谣传承的困境50-56
- 第二节 影响西藏民间童谣传承的制约因素56-60
- 第四章 民间童谣传承融入地方课程的路径思考60-80
- 第一节 旧谣新学: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63-70
- 第二节 家校共传:充分利用家长资源70-75
- 第三节 数字兴谣:促进童谣信息化75-80
- 结语80-82
- 参考文献82-84
- 附件84-89
- 致谢89
本文编号:905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0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