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园林文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欧阳修园林文学研究
【摘要】:宋代重文抑武的国策大大提升了文人的政治地位和俸禄供给,文人园林逐渐兴盛,宋代诗词文中也散发着浓郁的园林情调。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坛宗主,天性好游园,并躬亲造园,园林文学在其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统计法等方法,对欧阳修的园林文学作系统的考据分析,力图把握其园林文学的特点,挖掘其园林思想和文化内涵,以及对宋代诗文创作和士大夫风气的影响。全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总体展现欧阳修的园林思想与园林活动,从欧阳修天人合一、与民同乐的总体思想,因地制宜、审美性与实用性结合的造园法则,对亭、竹、菊的偏爱,以及游览和建造的园林等方面展现欧阳修园林文学的概况,由于欧阳修的园林思想和造园活动更多地反映在园林诗中,且作品数量较多(园林诗225首,园林词91首,园林散文25篇),因而园林诗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第二章是关于园林诗的分析,主要有纪游览胜诗、寄题留题诗、宴游雅集诗和异地酬唱赠答诗四类;第三章为欧阳修的园林词研究,园林词可分为吟咏园林景致和衬托女子背景两类;第四章为园林散文研究,其园林散文按思想内容分类主要有表现与民同乐思想、寄托人生哲理、赞扬园主德行、推崇有为官吏四类;第五章则是欧阳修园林文学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其园林活动和园林文学是以中隐思想为指引,并与诗书琴酒茶等文化相结合,为士大夫树立了风雅典型;第六章是欧阳修园林文学的影响,欧阳修的园林活动被其门生和后人纷纷效仿,咏园造园之风代代传承,推动了宋诗的发展和宋代士大夫风气的形成,并成就了园林文学的繁荣。
【关键词】:园林文学 欧阳修 中隐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1章 欧阳修的园林思想与园林活动10-24
- 1.1 欧阳修的园林思想10-18
- 1.1.1 天人合一、与民同乐的总体指导思想10-13
- 1.1.2 因地制宜、审美性与实用性结合的造园理念13-14
- 1.1.3 对菊、竹、亭的偏爱14-18
- 1.2 欧阳修游园造园活动及园林诗产生的阶段性18-24
- 1.2.1 欧阳修好游的个性18
- 1.2.2 欧阳修游历过的园林18-20
- 1.2.3 欧阳修修建的园林20-22
- 1.2.4 欧阳修不同阶段的园林诗创作22-24
- 第2章 游览与酬唱——欧阳修诗中的园林24-50
- 2.1 欧阳修纪游览胜诗24-26
- 2.2 欧阳修寄题留题诗26-29
- 2.3 欧阳修宴游雅集诗29-41
- 2.4 欧阳修异地唱酬赠答诗中与园林相关的作品41-50
- 第3章 吟咏与烘托—— 欧阳修词中的园林50-58
- 3.1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吟咏园林之景51-54
- 3.1.1 颍州西湖园林词51-53
- 3.1.2 扬州平山堂园林词53-54
- 3.2 小楼西角断虹明——烘托佳人之美54-58
- 第4章 欧阳修散文中的园林58-66
- 4.1 对人生哲理的思索59-61
- 4.2 赞扬园主德行61-63
- 4.3 推崇有为官吏63-66
- 第5章 欧阳修园林文学所展现的人生哲学及多元文化66-76
- 5.1 欧阳修园林文学与中隐思想——身虽公辅,志则林泉66-69
- 5.2 欧阳修醉心于诗书琴酒茶的园林文学活动而成为闲雅典范69-76
- 5.2.1 园林与书法碑刻——壁上龙蛇飞动70-71
- 5.2.2 园林与琴——鸣琴酌酒留嘉客71-72
- 5.2.3 园林与酒——青杏园林煮酒香72-73
- 5.2.4 园林与茶——浮瓯烹露芽73-76
- 第6章 欧阳修及其园林文学的影响和审美价值76-85
- 6.1 欧阳修造园之举被争相效仿76-80
- 6.1.1 欧阳修的友人门生在各地造园76-78
- 6.1.2 后人在欧阳修造园之地再造园78-80
- 6.2 欧阳修所建园林成为历代吟咏对象80-83
- 6.3 欧阳修的园林文学的审美价值83-85
- 结语85-87
- 致谢87-88
- 参考文献88-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波;;园林文人审美取向在柳侯公园改建中的体现[J];作家;2012年08期
2 陈敏,秦华;论文学与园林的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吕锦华;;纸上园林[J];苏州杂志;2011年02期
4 王珊珊;杜耀中;;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5 乔忠延;;大美汾河看临汾[J];先锋队;2012年13期
6 肖春霞;刘修省;;园林美术教学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作明;;论园林美[A];中国公园协会2002年论文集[C];2002年
2 孟兆祯;;中日韩园林的相似性与独特性[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3 黄雄;徐静超;万敏;;园林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延续研究——以习家池历史公园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4 陈小媛;;从画像石及南越王宫署看汉代园林[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扶建邦;树绿花红园林美[N];北海日报;2013年
2 孟兆祯;聚园林美 筑振兴梦[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李献兰;浅议园林美[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4 姜泽洵;绿化美化和文化——[N];农民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郭泽莉;园林应用果树有章可循[N];中国花卉报;2012年
6 河南省内黄县建设局绿化队助理工程师 王凤臣;园林设计应兼顾视觉与功能[N];中国花卉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郭云龙;小空间也能展现园林美[N];中国花卉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骆会欣;消除园林审美疲劳需回归自然园林[N];中国花卉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田珍祥;逛园博园感受园林生活[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10 陆文祥 作者单位:南京市园林局;刍议南京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N];华东旅游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天雁;中国园林美学三种研究视野之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2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霜霜;江南山地寺观园林中的理水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2 田书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3 周巍;广西红色园林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6年
4 董嘉欣;音乐与园林审美意境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5 余琳玉;长沙园林中几种典型植物的落花景观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6 周文娟;清代常州园林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邹佳芸;点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新盟;北方题材园林山水画表现特色及对创作的体会[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何玉琼;欧阳修园林文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10 尹传香;中国汉传佛寺园林的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8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0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