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接受的“品级坐标”
本文关键词:现代诗接受的“品级坐标”
【摘要】:中国"诗书画"艺术一直拥有深厚的品级传统,并形成品级形制。作为新文类的现代诗接受,一直以来却受着诗与非诗、诗之好坏的分歧困扰。把握现代诗的接受品级,关键是把握好文本客观性与接收主观性的辩证统一,过分偏斜文本中心或读者中心的做法,都会造成新的纠结。与其喋喋不休怂恿相对主义的混乱,毋宁尝试某种可能性"出路"。"品级坐标"的纵向轴列,抽象着文本的客观物质性——由诗质·诗语·诗形,构成文本的形式化结构,相对客观恒定;横向轴列则通过"心动"(感动·撼动·挑动·惊动)的细化响应,披露其主观的接受效应(独立或混交),形成在原创性标高投射下,围绕"心动"的品级梯度。人们或许可以依据这一内化的"游标卡尺",应对现代诗文本的接受现实,也于此对应古人在艺术裁定上积累的"五品制"。品级序列的重任:首先是区分"是"与"不是"的界限,接着再进入好与差、高与低、优与劣的检视。
【作者单位】: 厦门城市学院人文与艺术系;
【关键词】: 现代诗 品级 接受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诗歌审美接受研究”(14FZW005)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一、品级的源流与走势将现代诗的接受响应,做适度细化,可以克服终端接受过于笼统与局促,也利于建立好诗的品级梯度。众所周知,接受心理上的“心动”,是出自心理学依据,而长期来被忽略的“诗感”若加以引进,或可增加品级说服力,因为“心动”与“诗感”,在本质上有相同之处。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健;众声交响:汇聚在汉诗复兴的宏大水域——21世纪中国首届现代诗研讨会综述[J];诗探索;2002年Z1期
2 金宵;现代诗《织》赏析[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夏鲲鹏;;新时期现代诗演变及未来发展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沙克;;穿越时态的审美解码——对叶橹《现代诗导读》的解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潘文明;;潘文明现代诗四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黄灿然;;现代诗何以晦涩[J];名作欣赏;2011年25期
7 宋品仲;;现代诗[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谢永新;;越华新锐诗人现代诗创作述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吴思敬;;时代的进步与现代诗[J];诗探索;1981年02期
10 寇克英;现代诗欣赏中的几个问题[J];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国建;;现代诗的变形艺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叶橹;;形式与意味[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郑慧如;;论台湾现代诗的抒情语调[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晨;;生命的意义——关于邱振中的《状态-Ⅳ》及其他[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五辑)[C];2008年
5 吕进;;现代诗技巧的“有”与“无”[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苟洋;庞爱莲;;自我解释与外部解释对现代诗理解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蓝棣之;;论四十年代的“现代诗”派·辛笛[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8 靳晓静;;在诗歌中如何把根留住[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同道;;蓝马店的风景:辛笛[A];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C];2012年
10 林静助;;论跨世纪台湾图像诠释的意义及其脉络——从现代诗创作抽样检视台湾图像的变异[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迪;现代诗的三个基点[N];文艺报;2007年
2 须文蔚;新世纪的交响诗:浅谈台湾现代诗发展[N];文艺报;2012年
3 早报记者 许荻晔;“现代诗带着人间烟火,越有平民质感越有力量”[N];东方早报;2012年
4 记者 王媛;《现代诗导读》首发式在并举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施晨露;“写诗软件”流行提醒了谁[N];解放日报;2013年
6 毛志成;古诗是现代诗的救星[N];光明日报;2000年
7 张彬;诗歌:微信传播不可小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CBN记者 周舒;日本有家诗歌出版专业户[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树才;诗画间的天性流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关东客;“当下诗歌赛盛唐”的错觉与虚妄[N];太原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迪;尹玲战争诗论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5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1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