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韩少功《日夜书》的主题意蕴

发布时间:2017-10-01 01:23

  本文关键词:论韩少功《日夜书》的主题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知青文学 韩少功 《日夜书》 主题意蕴


【摘要】:韩少功是当代文坛上非常杰出的作家,《日夜书》是他继《暗示》之后又一长篇力作,主要以知青群体为切入点,进行历史反思,同时作品更多关注知青当下的现实生活,关注他们的精神历程,反映知青一代人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中的彷徨无措,从而揭示出人生价值的无意义。知青运动结束三十多年,有了一个恰当的距离去反观那段疯狂岁月,思考知青运动对一代人所造成的人生影响。知青文学大致可以分为知青时期文学、知青追忆文学、“后知青”文学,韩少功早期小说创作与知青文学的整体发展脉络基本一致,但又不拘泥于其中。从“寻根”开始,韩少功基本脱离了狭小的知青叙事,以深邃的目光、哲理性的思考对知青一代进行超越性反思。《日夜书》则是知青文学的最高峰,被誉为“知青一代的精神史”。韩少功以一种全新的陌生化的方式对知青历史进行叙述上的超越和再反思,从70年代开始韩少功一直关注知青的生存状况, 《日夜书》关照了知青精神家园的丧失和在物质家园的生存徘徊,并对这种生存的焦虑状态进行了客观且深刻的描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乡间淳朴民风的向往,向传统民间文化汲取智慧。在《日夜书》中韩少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叙述男女两性之间的微妙关系,他在对人的性爱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似乎包含着一组关于乡村朴实粗野的性爱观与城市现代文明下的性爱观的一个比较,对性爱与社会背景、人物心理及个人命运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反思。通过关于知青人生、生存状况及他们隐秘的性爱书写,表达了韩少功对知青整代人的精神诘问,他在呈现人的精神困境的同时,探寻人的精神目标的重建。但在《日夜书》中同样感受到了作者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知青一代人无地彷徨的状态,人生价值的虚无。
【关键词】:知青文学 韩少功 《日夜书》 主题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方法11-13
  • 第二章 当代文学的知青叙事13-21
  • 2.1 知青文学的分期13-17
  • 2.1.1 知青时期文学14-15
  • 2.1.2 知青追忆文学15-16
  • 2.1.3 “后知青”文学16-17
  • 2.2 韩少功的知青叙述17-19
  • 2.2.1 早期直面知青的叙述17-18
  • 2.2.2 后期隐晦的知青表达18-19
  • 2.3 《日夜书》的知青再反思19-21
  • 第三章 韩少功《日夜书》的生存焦虑主题21-29
  • 3.1 知青现实生活的困境21-24
  • 3.1.1 家庭的破碎21-23
  • 3.1.2 物欲的裹挟23-24
  • 3.2 知青精神世界的失落24-27
  • 3.2.1 知青群体的分化24-26
  • 3.2.2 当下社会的拒绝26-27
  • 3.3 韩少功的生存之思27-29
  • 第四章 韩少功《日夜书》的性爱主题29-36
  • 4.1 《日夜书》中独特的性爱书写29-32
  • 4.1.1 乡村野蛮的性爱30-31
  • 4.1.2 城市病态的性爱31-32
  • 4.2 受压抑个体的性爱抗争32-36
  • 4.2.1 性爱消解政治33-34
  • 4.2.2 性爱反抗命运34-36
  • 第五章 《日夜书》在知青文学中的价值意义36-41
  • 5.1 《日夜书》的精神价值:“知青一代的精神史”36-38
  • 5.2 《日夜书》的悲剧价值:无地彷徨38-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灯;返归乡村 坚守自己——韩少功近况访谈录[J];理论与创作;2001年01期

2 何长年;清醒与绝望 批判与坚守——论韩少功的散文创作[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王春林 ,贾捷;清醒的迷失者——韩少功小说集《领袖之死》印象[J];新闻出版交流;2002年04期

4 芳菲;一次健康精神运动的肇始——读韩少功的《暗示》[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3期

5 晓华,汪政,韩少功;“大文”无体——韩少功新作《暗示》略说[J];名作欣赏;2003年11期

6 南帆;;文明的悖论——有感于韩少功的《暗示》[J];出版广角;2003年04期

7 南帆;推荐韩少功《伪小人》[J];语文建设;2004年03期

8 ;韩少功主要著作目录[J];小说评论;2004年06期

9 邓菡彬;对抗重复:2004年期刊中的韩少功小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3期

10 边远;;对民间的探索和追问——从创作主体与表现客体的关系解读韩少功的创作[J];学术交流;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政文;;90年代以来韩少功的转型及其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2 盐旗伸一郎;;寻不完的根——今看韩少功的一九八五[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6)[C];2009年

3 赵妍;;韩少功推出新作《日夜书》描写知青一代的当下命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3.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平;韩少功回到心灵的故乡[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赵瑜;韩少功的时间碎片[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韩少功:文化放要更宽,管要更严[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任胜;韩少功和乡村教师聊育人[N];湖南日报;2010年

5 刘燕;韩少功不谈文学只谈现实[N];东莞日报;2011年

6 对话者 作家 韩少功 本报编辑 胡妍妍;韩少功:好小说都是“放血”之作[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木叶;韩少功:从文革时代到改革时代[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张伯存;韩少功:含混的《暗示》[N];北京日报;2003年

9 杨柳;韩少功:写到生时方是熟[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陈仲庚;什么东西在“逼”韩少功?[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宏光;难以摆脱的思想之惑[D];武汉大学;2008年

2 龚政文;从《马桥词典》到《山南水北》——90年代以来韩少功的文学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蕊;新世纪韩少功文学创作论[D];河北大学;2010年

2 吴馨;论韩少功的文学理想[D];海南大学;2015年

3 刘静;韩少功《日夜书》中的排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李莹;活在语言里的乡土[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苏静;不曾停息的沉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徐晴晴;论韩少功《日夜书》的主题意蕴[D];延边大学;2016年

7 周艳;论韩少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周丽;乡野精神的执守与超越[D];湖南大学;2009年

9 董琳;论韩少功创作中的楚文化意蕴[D];河南大学;2010年

10 屈小会;韩少功:现代汉语的守望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1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951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