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12:14
本文关键词: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研究
【摘要】:背景:疼痛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重要应激源。由于频繁的干预性措施,包括疾病诊断及疾病治疗相关的侵入性操作、常规护理措施及护理侵入性操作等,约有71%的机械通气患者经历着中度到重度的疼痛,但却无法主观描述其疼痛程度。疼痛严重影响了机械通气患者的生理、心理、行为及预后等方面。目前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管理不足的现象仍然很普遍,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主观评估法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机械通气患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行为评估法是其疼痛评估的主要方法。加拿大学者Gelinas于2006年发展的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 CPOT)是国外应用较广的行为评估量表,已由我国学者李青栋引进。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关注外科术后、创伤等机械通气患者的疼痛评估,针对于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探讨中文版CPOT量表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适用性,为有效的疼痛评估及管理提供前提。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在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适用性。 方法:本研究设计类型属于描述性研究,于2013年8月到2014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监护病房、内科监护病房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共110例。CPOT量表的适用性采用信度、效度、反应度、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共六项指标进行评价。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及评定者间信度进行评价,内部一致性采用Cronbach's a系数检验,评定者间信度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检验。效度采用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已知族群效度进行评价。内容效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检验;效标关联效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作为金标准,CPOT量表与VA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已知族群效度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状况进行分组,分析CPOT量表得分的差异。反应度以气管插管内吸痰作为疼痛刺激源,分为三个时间点(休息、气管插管内吸痰、吸痰后20分钟)评价CPOT量表的反应度。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根据四格表及相应公式计算。所有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完成。 结果:共收集110例研究对象,清醒组53例,非清醒组57例(根据Ramsay评分),清醒组中,疼痛组34例,非疼痛组19例(根据VAS评分)。研究结果显示:CPOT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65,ICC值为0.883;CVI值为1.00,CPOT量表与VAS评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44;已知族群效度发现:意识清醒患者疼痛得分较非清醒患者疼痛得分高;反应度结果显示,CPOT量表在气管插管内吸痰时得分最高;CPOT量表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46.7%,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 结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内容效度及反应度;CPOT量表与视觉模拟评分具有中等强度的效标关联效度。CPOT量表区分疼痛与其他症状的特异度较低。建议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的适用性。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 信度 效度 灵敏度 特异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
【目录】:
- 目录3-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前言10-14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目的11
- 三、操作性定义11-14
- 第二章 文献回顾14-32
- 一、机械通气概述14-15
- (一) 机械通气分类14-15
- (二) 人工气道建立及管理15
- 二、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概述15-17
- (一) 疼痛的概念15-16
- (二)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疼痛16
- (三) 疼痛对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16-17
- 三、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17-26
- (一)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的重要性17-18
- (二)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的主观评估指标概述18-19
- (三)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的行为评估指标研究现状19-24
- (四) 内科机械通气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24-26
- 1. 一般资料24-25
- 2. 疾病状况25-26
- 四、量表适用性评价指标26-32
- (一) 信度26-27
- (二) 效度27-29
- (三) 反应度29-30
- (四) 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30-32
- 第三章 研究方法32-41
- 一、研究设计类型32
- 二、研究对象32-33
- (一) 研究总体32
- (二) 研究样本32
- (三) 样本选择32-33
- (四) 样本量确定33
- 三、研究工具与指标33-38
- (一) 研究工具33-35
- 1. 一般资料调查表33
- 2. 疾病状况33-34
- (1) 意识状态33
- (2) 疾病严重程度33-34
- 3. 视觉模拟评分34
- 4.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34-35
- (二) 量表适用性评价指标35-38
- 1. 信度35
- 2. 效度35-36
- 3. 反应度36-37
- 4. 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37-38
- 四、资料收集38-39
- (一) 各指标测量时间38
- (二) 资料收集前准备38
- (三) 资料收集过程38-39
- 五、资料分析方法39
- 六、质量控制39-40
- (一) 研究设计阶段39-40
- (二) 资料收集阶段40
- (三) 资料录入、分析、总结阶段40
- 七、伦理原则40-41
- 第四章 结果41-48
-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41-42
- 二、研究对象疾病状况42
- (一) 意识状态42
- (二) 疾病严重程度42
- 三、量表适用性评价结果42-48
- (一) 信度42-43
- (二) 效度43-45
- (三) 反应度45
- (四) 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45-48
- 第五章 讨论48-57
-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48
- 二、研究对象疾病状况48-49
- (一) 意识状态48
- (二) 疾病严重程度48-49
- 三、量表适用性评价49-57
- (一) 信度49-50
- (二) 效度50-54
- (三) 反应度54-55
- (四) 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55-57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57-58
- 一、结论57
- 二、研究意义57
- 三、研究的局限性57
- 四、对今后研究的建议57-58
- 参考文献58-64
- 附件64-68
- 附件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调查表64-65
- 附件2 研究对象疾病状况评价量表65-67
- (一) 意识状况评分(Ramsay评分)65-66
- (二)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II评分)66-67
- 附件3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POT量表)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惠萍,陈爱初,葛幼新;ICU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的应激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0期
2 徐迎春;万学英;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3 谢伟萍;金三丽;王思;王欣然;韩斌如;;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术后行机械通气病人的疼痛强度评估方法研究[J];护理研究;2011年32期
4 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8期
5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06)[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年12期
6 倪平;陈京立;刘娜;;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04期
7 安胜利,陈平雁;量表的信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8 王丽;疼痛的神经生理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克芳;ICU机械通气病人重症监护体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3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0936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