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离院当日、离院后1个月及3个月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状态,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影响,为结肠造口患者如何从医院护理转移到社区和家庭护理总结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对照性研究,以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月—6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因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如术前、术后的宣教,讲解相关注意事项等;实验组施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形式,整个干预周期从确定行造口手术前到出院后3个月。以两组病人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量表(EORTC中文版)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患者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与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造口并发症的调查结果显示:出院当日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情况及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问题、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的产生及分离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造口狭窄发生及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口粘膜脱垂、造口旁疝、造口回缩的发生在3个月的观察时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出院当日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一般健康情况和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差异不明显(P0.05),其他的11个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病人生存质量全部维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全程化护理干预即心理支持、造口护理及日常生活的健康教育、出院后的社区和家庭护理为核心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出院后早期可有效降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从而使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上升,并且降低了病人用于处理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医疗费用。通过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出院后早期即可得到显著提高,使患者以积极正向的心态回归社会,因而可以将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必须重视结肠造口技术及其护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2 姚靖;金雅芬;俞蕾;;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南京部队医药;2001年05期
3 张颖,孙晓莺,黄蓉;结肠造口管理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3期
4 刘慧美,张红,付楠,孔爱风;结肠造口的护理对策[J];中原医刊;2004年11期
5 李明霞,李健;结肠造口27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08期
6 劳贤邦;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05期
7 袁宝芳,陈家琴;运用护理程序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8 卞景梅;王玉秀;;结肠造口8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21期
9 黄丽芳;;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20期
10 张飞亚;张美英;;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合并回结肠造口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靖;;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A];第一届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石彩娟;;结肠造口病人的康复指导[A];全国第二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马月英;;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观察及护理[A];全国第二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娟;;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覃业春;;结肠造口病人的围术期心理护理[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玉萍;李风梅;;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指导[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徐新南;;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护理[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陈卫东;康庆华;;经结肠造口洗肠的技巧[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刘少霞;;护士对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宣教新探讨[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英;林云枝;林雯;;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指导[A];全国第二届造口、伤口、尿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广西 主任医师 吕斌;与结肠造口病人谈饮食[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玲;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苗苗;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程芳;内行患者计划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实施与评价[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许兴芳;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前压力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杨秀秀;西安市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罗迎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及应方式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梅小杨;生大黄脐疗对结肠造口患者排便管理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文莎丽;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高颖;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不同阶段自护能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姜傲;大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9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13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