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构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本文关键词:胸外科构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合作内涵,提高治疗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方法结合胸外科的工作特点构建医护一体化的合作内容,从单病种诊疗护理路径化、护理康复合作化、专科发展帮带化、医护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同质化等形式开展医护一体化工作。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后,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医护合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现了提升服务品质的目的,提高护士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医护合作的满意度,培育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单位】: 湖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湖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
【分类号】:R473.6
【正文快照】: 胸外科患者的特点是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护理难度大、专业性强、护理任务重[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重临床、改模式、建机制”的优质服务理念,如何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开展,使患者享受同品质的医疗护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夏漫;李凌;熊莉娟;;老年专科医护患一体化管理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年21期
2 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年01期
3 李继平;李李;;医护一体化优质服务模式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12年12期
4 罗敏;;医护合作联合查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与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年02期
5 杨柳娟;蒋晓莲;唐梦琳;;医护合作式查房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5期
6 刘燕;刘华英;;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年04期
7 许乐芬;王茂桂;陈慧;来玉民;牟静;赵静;翁洪兰;;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年02期
8 崔玲;吴红梅;;医护联合查房的临床实践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利;;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44期
2 谭莲;罗维;甘秀妮;;应用品管圈提高医护一体化查房执行率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年09期
3 薛芬;刘霞;马腾;;神经内科医护合作型护理带教模式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年05期
4 董平;;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年05期
5 陈少芸;杨春琴;林静莹;;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实践能力的应用成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12期
6 邱静芝;;开展医护合作培训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临床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年07期
7 徐春;满莹;陈凤;吴艳林;郭秋成;;胸外科构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实践及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年08期
8 田瑞华;李然;吕婧;张林杰;张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期抗病毒宫内阻断患者的护理管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6年04期
9 刘森珍;郭文璇;郑润红;;医护联合查房消化内科病区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07期
10 王琳;王凤娟;胡青芳;;从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文关怀角度谈提高护理质量问题[J];山东化工;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磊;李红;刘司寰;;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改进现代急诊入院流程管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年31期
2 石应康;;医护一体化优化成本效益[J];中国医院院长;2013年21期
3 左建容;廖灯彬;朱红;黄富国;屠重棋;朱红彦;彭琪;宁倩;;骨科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成效[J];华西医学;2013年09期
4 李素云;;美国麻省总医院骨科创新病房工作模式见闻[J];护理学杂志;2013年16期
5 张新庆;;论医护合作[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何楠;;“医护一体化”集成信息系统的护理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15期
7 陈佳丽;宁宁;李欢;白阳静;;临床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施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3年20期
8 张素玮;麦碧荧;杜丽云;;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在产科护理管理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06期
9 于共荣;林琳;;骨病科建立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06期
10 李育玲;李丽红;张利;张敏;;医护协作一体化模式在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3年1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届华西国际微创胸外科手术论坛[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2 ;2009年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隆重召开[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05期
3 ;2009年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隆重召开[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06期
4 张毅;;2009年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纪要[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5 ;第五届华西微创胸外科手术论坛在成都圆满召开——我国胸外科学界的盛会[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6 吴怀申;第一届国际胸外科大会的预告[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6年03期
7 李康英,吴远杰;激光在临床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0年01期
8 李康英,吴远杰;激光在胸外科手术临床应用初探[J];上海医学;2000年04期
9 吴伟东,杨正心,葛林虎,吴哲凡;胸外科手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小结[J];广州医药;2000年01期
10 ;我国胸外科手术取得新突破[J];医学信息;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雪情;;健康宣教在5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A];2012贵州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冯艺;;胸外科手术中的心律失常[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刘素芳;;胸外科手术术中护理[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4 王春梅;李建新;武欣;沈煜;支修益;胡牧;张建;;胸外科手术后高血压患者应用乌拉地尔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5 骆学全;;微创伤胸外科手术70例报告[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徐美英;;麻醉医生还可以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做些什么?—胸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带来的思考[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韩新巍;;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介入治疗[A];第三届全国肿瘤介入大会暨肿瘤介入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波;真情满胸怀[N];甘肃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穆晶晶;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管理是关键[N];保健时报;2005年
3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黄俊;微创胸外科:共识与争议[N];健康报;2008年
4 黄国俊;为《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一书作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部微创中心 王俊邋刘彦国;胸腔镜外科:胸外科的“升级版”[N];健康报;2008年
6 王 群 蒋 伟;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慕云;胸外科手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靳小石;术后镇痛在胸外科ICU应用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2 张长喜;应用POSSUM评分系统判断胸外科患者是否需要术后直接转入ICU[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43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14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