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启肿瘤患者全面社区照护模式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中国开启肿瘤患者全面社区照护模式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肿瘤晚期 临终阶段 双向转诊 专科医生 护理人员 慢性疾病 生活质量 卫生服务 晚期肿瘤患者 家庭护理
【摘要】:正有研究结果[1]显示,2015年,我国共有429.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如何更有效地防治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大事,也是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难题。恶性肿瘤属于慢性疾病,在诊断、治疗、康复、复发、进展及临终阶段均需要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帮助和指导,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赖于二、三级医院、社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病房;
【分类号】:R473.2
【正文快照】: 有研究结果[1]显示,2015年,我国共有429.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中国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如何更有效地防治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大事,也是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难题。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琼梅;护理程序在肿瘤晚期病人临终关怀中的实施[J];海南医学;2003年05期
2 于启海,陈剑平,郭宗远,范丽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与诊治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4年32期
3 刘小立;;肿瘤患者的康复与姑息治疗[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年04期
4 李媚凤;;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23期
5 王柳;;肿瘤晚期患者难免性压疮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6 王萍;;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J];吉林医学;2012年13期
7 白雪;;肿瘤晚期患者难免性压疮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25期
8 叶继玲;;肿瘤晚期病人的心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年19期
9 张桂兰;钱果;;浅谈亲情干预对肿瘤晚期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7期
10 王振昌;曹铁臣;罗建华;;肿瘤死亡373例分析[J];吉林医学;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翔;;老年病人肿瘤晚期的护理体会[A];全国第七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李苏宜;秦叔逵;李伟;王琳;李惠翔;田薇薇;杨吉龙;李海峰;;双聚焦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2)——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素芳;;肿瘤晚期患者的人文关怀及优质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魏少忠;;肿瘤营养相关问题[A];第23届湖北省肿瘤学术大会会议资料[C];2013年
5 刘军;陈继;米慧琼;;居家肿瘤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王建意;;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晚期病房中的应用[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胡海寺;李彩红;李琪;袁媛;;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用于肿瘤晚期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张红梅;孟利霞;;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A];2011年老年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9 陈俊春;杨剑霞;;老年肿瘤晚期患者应用静脉导管治疗体腔积液的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黄金昶;;对肿瘤中医辨证论治的补充认识[A];2009年首届全国中西医肿瘤博士及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小玲;肿瘤患者治疗有生路[N];中国老年报;2008年
2 本期指导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肿瘤外科教授 高解春 记者 杨春霞 通讯员 吴琳;肿瘤也是小儿常见病[N];医药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谭嘉;医生眼中的癌症治疗[N];健康报;2014年
4 柴玉;给肿瘤患者一个温暖的家[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实习记者 王华锋;浙江用“肝后血管重建术”切除晚期腹膜肿瘤[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杨静 李颖辉 李钟真 中日友好医院;黄金昶辨治非脏器肿瘤[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指导专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何裕民 教授 记者 符蓉;给癌患家属的三个建议[N];医药导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但细水;顺应发展 做大做强肿瘤大专科[N];九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若琪;肿瘤患者,这样看病更高效[N];中国医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平平;肿瘤相关炎症细胞的促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雷章;髓源抑制性细胞与肥大细胞向肿瘤趋化的分子机制与促瘤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强;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4 游颜杰;靶向性重组Tum-5基因对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顾炎;肿瘤驯化的B淋巴细胞通过分泌病理性抗体促进乳腺癌转移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刘琦;mRECIST标准在评估原发性肝癌治疗疗效肿瘤活性的临床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华慧;节律基因mPeriod2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体内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鹏;肿瘤细胞裂解物联合西咪替丁或MHSP65对Lewis肺癌的防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熊兰;陡脉冲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和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管娜;肿瘤患儿营养状况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赵铁健;内源性一氧化氮与肿瘤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3 周蓓;肿瘤康胶囊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林伟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赵艳梅;恶性肿瘤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测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6 孙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诊疗及预后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 孙静阳;结、直肠癌P53、C-erbB-2、Pgp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秦捷;邻近肾脏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分析[D];首都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44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14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