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
本文关键词: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康复院区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效果。结果不同护理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7.63±1.24)分,研究组为(3.14±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巴氏指数(Barthel)评分为(51.17±12.36)分,研究组为(78.41±15.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指数为(13.48±5.82)分,研究组为(7.59±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临床对症治疗后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患者的抑郁程度,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院区;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职业病院区;
【分类号】:R473.74
【正文快照】: 脑梗死主要是因脑部血管的局部梗阻,导致部分脑细胞缺血性损伤,影响神经细胞功能正常发挥的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致死率高等特点[1-2]。脑梗死的预后效果一般,随着护理学的逐步发展,心理护理也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本文就健康教育联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萍,陆振康;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的护理[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徐月妹;高鹏飞;丁旭峰;潘丹青;杜玉玲;;中医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2014年01期
3 刘春丽,张玉洁;680例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体验[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1期
4 柳扬,潘家绮,黄一宁;蛋白S缺乏与脑梗死[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4期
5 赵计兰;39例脑梗死诱发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3年09期
6 赵岳,裴云富,孙善军,向淑平,黄亚明,李仲梅,马艳军;溶栓清治疗脑梗死145例[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7 黄洁 ,卢明;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75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8 何宇峰;苏秀群;李国辉;;滋肝肾祛痰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68例分析[J];江西中医药;2006年02期
9 宁世金;;大面积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7年01期
10 曾洪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2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武;雷伟南;;不同剂量黄芪合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老年医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颖;金文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在脑梗死中应用[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福友;李常度;杨东东;陈卫垠;蒋振亚;;希臣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杜贤兰;杜春;刘燕;尹书会;;血栓心脉宁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品;洪丽;邓建中;;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6含量的变化及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6 崔一山;柳息洪;;TCD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运动的观察[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潘学谊;关则兵;罗小静;蔡小燕;郭煜;迟作华;张柔玲;;蛋白质Z与部分炎性因子在脑梗死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8 杨志新;卞金玲;许军峰;申鹏飞;熊杰;郭家奎;张智龙;李军;石学敏;;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报告[A];第十三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经络分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黄立武;刘泰;钱海凌;乔丽;麦丽莎;桂贞才;潘霜;;黄芪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邱全;;黄芪合水蛭注射液对50例脑梗死恢复期血液流变学、SOD、MDA水平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炳林;诊断分类有变化 中药研制须创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国华;玉足多糖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华宝来;凝血系统活化与脑梗死高危分层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李振华;脑梗死后手痉挛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相关性、转化规律及平衡舒筋手法干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用药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牛稳;脑梗死患者脑运动功能恢复fMRI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健;平肝熄风,化瘀通络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肝风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高梦媛;养阴剔络方干预脑梗死恢复期炎性因子及凝血机制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邓宁;首发脑梗死患者跌倒恐惧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随访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军;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质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尹启涛;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质危险因素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肖婧;中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预防性脑保护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邱娟娟;天灵再造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蒋磊;针灸治疗脑梗死的数学建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49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14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