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形式的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微信群形式的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糖尿病 微信群 同伴支持 血糖 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群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利用微信群实行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对照组开展常规的糖尿病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采用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干预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微信群形式的同伴支持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控制血糖。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南昌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基金】:南昌市科技局指导性计划项目,编号:洪科发计字[2013]210号第35项
【分类号】:R473.5
【正文快照】: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虽不可治愈,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70%的糖尿病病人并不知晓自身的疾病状态,糖尿病知晓率和治疗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血糖达标率只有30%[1-2]。我国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病人人数多、知识知晓率低、健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晓雁;查验血糖的六点忠告[J];养生月刊;2004年09期
2 杨爱芳;中老年及高职人员血脂、血糖检测[J];中国校医;2000年06期
3 何燕萍;太仓市城乡居民血糖水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年05期
4 刘玉良;张思祥;刘伟铃;;血糖检测方法研究最新进展[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3年02期
5 李丽,李志鹏,周菊峰;血糖检测的护理体会[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5期
6 石毅,吴松华,李鸣,项坤三;安妥血糖血酮仪临床测试的分析[J];上海医学;2004年09期
7 张洪艳,丁东,宋立强,谷琳娜,杨鹏,唐玉国;血糖无创监测中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6期
8 王丹萍;辛波;;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血糖测试仪[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9 钱莺;;血糖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年22期
10 李代先;蒋天秀;;中老年昏迷患者快速指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翠红;;自我血糖监测病人的指导[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张洪哲;蒋本和;金颖妮;纪淑波;靳文瑞;董楠;;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薇;王治国;李少男;;全国床旁血糖检测仪血糖检测的质量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4 胡守岳;李刚;李福军;;11948名石化企业职工血糖水平调查分析[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袁举;黑花玲;黄宝平;;精细化管理在血糖检测中的应用[A];河南省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护理部主任大会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1年
6 冯涛;曹相原;;重症患者床旁快速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陈文亮;徐可欣;杜振辉;刘蓉;范世福;;人体无创血糖检测技术[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张亚琼;;3568名体检者血糖、血脂水平调查分析[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曾蓉;王薇;王治国;;四种血糖检测方法的西格玛度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梁国平;朱凤花;姜正伟;;急诊快速检测血糖与实验室静脉血糖320例结果比较观察[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李彬;南非启用新一代血糖检测系统[N];科技日报;2002年
2 赵淼;怎样控制血糖检测的时间和频度[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欧阳婕;血糖监测不到位 并发症会提早来[N];健康报;2007年
4 记者 孙梦;医院血糖检测应严格操作规范[N];健康报;2011年
5 本版编辑 席亮 紫箕;血糖监测技术突破在即[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李辉;何时进行全面血糖监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7 英国临床病理学独立顾问 Dr.Roger Clampitt;床边血糖检测问题及对策[N];健康报;2009年
8 指导专家 重庆渝中区第三人民医院糖尿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杨开举 记者 马元霞;血糖检测时段不同 意义迥异[N];医药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亚;光学相干层析无创血糖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张洪艳;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人体血糖无创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谷筱玉;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中背景减小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庞双艳;重症患者静脉血、动脉血与末梢血血糖检测值的比较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焦绘春;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冯涛;重症患者床旁快速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4 吴林托;OCT应用于人体血糖无损检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蔡忠洋;基于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便携式无创血糖检测[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艳洁;近红外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模拟样品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付冠军;近红外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王文;基于血流容积差的差分光谱无创血糖检测方法的探索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6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22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