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倦怠压力源及其相互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压力源及其相互的影响
【摘要】:目的调查医院一线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其压力源及相互影响情况。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压力源及其相互影响调查问卷,对583名一线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筛查,再对其中职业倦怠阳性个体作压力源分析,同时调查压力源三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结果一线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28.8%(168/583);职业倦怠阳性群体中,人格解体现象最突出,个人成就降低与情感衰竭的现象次之;在三大压力源中,有9个压力源变量与倦怠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最小r值0.528,p㩳0.05),其中,工作方面3个压力源的影响较突出,而职业成长方面的压力源更多(5个);工作、职业成长与生活三方面压力互为影响的现象广泛存在职业倦怠群体中,其中,工作压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当前护士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压力源较多且相互影响,需要多部门全方位地予以干预。
【作者单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CXSL-0100205)
【分类号】:R472
【正文快照】: 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行业个体陷入的严重负面情绪状态,在护士群体中发生率较高[1-4]。近年来,国内关于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报道逐渐增多,但成因分析与干预研究尚不够深入、系统,相关管理制度与政策的调整研究则更显滞后。为此,我们借鉴现有的职业倦怠分析方法,着重开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平;;国内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松月;肖菊青;罗永梅;;新护士压力源及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1期
2 李桂芝;;护士在工作中常见的压力源及其对策[J];吉林医学;2008年02期
3 徐惠菊;汪宏玲;;护士的压力源与应对压力措施[J];家庭护士;2008年10期
4 顾缨缨;孔路遥;余芹芹;郭彦萍;史崇清;;护理本科毕业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年05期
5 牛润花;郭志强;于银梅;;癌症首次化疗患者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8期
6 陈燕;余仙平;;住院患者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3期
7 丁艳萍,满力;老年人常见的压力源调查及健康教育[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12期
8 阴国恩,徐富明,于鹏,冯虹;“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9 崔屹,金莹;探讨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上海护理;2004年03期
10 吕秀霞;;浅谈护士的压力源与减压行为[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兖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压力源分析与对策[A];2013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钮晓清;黄芳;李如英;;儿科年轻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赵冰;;儿科重症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朱嘉英;金芸;胡静;张玉侠;;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的调查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5 沈鉴清;吴惠娟;章秋萍;;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吴惠娟;沈鉴清;章秋萍;;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2007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秀秀;;重症监护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A];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暨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研修班论文集[C];2013年
8 李秀秀;;重症监护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A];2013年河南省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新理念及新业务、新技术研讨班论文集[C];2013年
9 赵欣;;浅析急诊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源及应对措施[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马登艳;谷波;谭其玲;胡艳;;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2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吴遐 张田苗;美加息预期成大宗商品新压力源[N];期货日报;2014年
2 孙莹;压力源:“收入”与“消费”[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程和平;不要让忧郁摧毁我们的精神家园[N];乐山日报;2009年
4 人力文;压力管理就是做好精神“按摩”[N];黑龙江经济报;2004年
5 谢家琳;是什么让我们疲惫?[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欣文;实实在在关心员工身心健康[N];市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年亮;预防农民犯罪要阻断经济压力传导链条[N];人民公安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茜;聚类及推荐算法在体育竞赛压力源中的研究及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燕亚萍;挑战—妨碍性压力源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李梦怡;挑战性压力源、调节聚焦与创造性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5年
4 曹英;新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其激励方式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韩卿;大学生村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杨振亚;山西省肿瘤医院护士职业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李艳;公安民警的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涛;高中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9 郭冰蕊;重症监护室患者与护士对住院环境压力源认知的比较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3年
10 戴可;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与人格类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2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25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