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机制研究 出处:《中国抗生素杂志》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收集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60株,检测其主动外排泵表型,PCR扩增其外膜蛋白opr D2基因、金属酶相关基因,PFGE同源性分析等。结果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于2014年达8.3%。6株外排泵表型阳性,IMP阳性32份,VIM阳性16份,IMP和VIM均阳性12份,外膜蛋白Opr D2缺失3株。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分为3个型。其中A型有25株,B型有20株,C型有15株。结论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耐药机制以IMP与VIM为主,同时存在外排泵及外膜蛋白耐药机制,PFGE同源性分析显示我院存在不同克隆株流行,需加强细菌爆发流行防护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rug resistance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 Methods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test was carried out by K-B. 60 strains of 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collected. The active efflux pump phenotype was detected.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PR D2 gene, metalloenzyme related gene and PFGE homology analysis were amplified by PCR. Results the resistance rate of carbon penicenes was higher in our hospital, up to 8.3% in 2014. 6 strains of efflux pump were positive, IMP positive 32, VIM positive 16, both IMP and VIM positive 12, an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pr D2 missing 3 strains. PFGE homology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divided into 3 types. Among them, there were 25 A, 20 B and 15 C.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high in our hospital.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is mainly IMP and VIM, and there is the mechanism of efflux pump an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resistance. PFGE homolog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clones in our hospital.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against bacterial outbreaks.
【作者单位】: 瑞安市中医院内科;
【基金】:温州卫生局项目(No.2015B44) 瑞安市科技局(No.MS2015036)
【分类号】:R446.5
【正文快照】: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出现对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考验,近年来PA的耐药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主动外排系统的作用;抗生素水解酶和修饰酶的作用;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等。我们通过收集临床2010—2014年间分离出来的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其耐药现状与耐药机制,对我院临床治疗与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蕙;吴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22期
2 夏培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年04期
3 李玉红,邹全明;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3期
4 彭青;钱元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年03期
5 周宁;;抗结核一线药物耐药机制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年04期
6 程元荣,林文良,黄喜桂,陈登波,潘雅辉,包幼迪;大肠杆菌7924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探讨[J];抗生素;1983年02期
7 王荣梅,王海生;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及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年03期
8 郑小丽,王蔚虹;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J];胃肠病学;2001年04期
9 沙巍;;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10 刘凌志;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其预防措施[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魏树全;钟维农;郑业勤;叶惠芬;陈惠玲;赵子文;;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模型构建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潘发愤;李德周;;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及耐药机制分类检测[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苑鑫;柏长青;骆媛;李艳;刘又宁;王睿;赵西林;;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类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贾砚寒;乔春霞;黎燕;张秋萍;彭晖;;曲妥珠抗体的耐药机制初步研究[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邢茜;江荣林;雷澍;王灵聪;智屹惠;吴艳春;黄立权;朱美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府伟灵;;MRSA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李丽;;MRSA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瑜;王文刚;刘泽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治疗[A];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与论文摘要[C];2010年
10 蔡芸;郑茜;王睿;;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抗生素耐药机制如何形成 “核糖开关”诱导“破坏分子”[N];解放日报;2013年
2 通讯员 刘思国 张艳禾 记者 李丽云;我学者为解析细菌多重耐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鑫;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调控网络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苑鑫;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强国;马尔尼菲青霉氟康唑耐药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孙光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恒德;脊柱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株筛选及其耐药机制初步探讨[D];南华大学;2013年
4 徐瑾;临床分离志贺菌属细菌膜耐药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姣;诱导耐药K562/ADM和转基因耐药K562/MDR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和耐药机制的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6 任志广;替尼类药物耐药机制及NO供体型化合物克服肿瘤耐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胡华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状况及rdxA、frxA基因在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慧芳;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机制的初步探索[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6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34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