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综合干预对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相关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13 04:40

  本文选题:社区 切入点: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 出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OP)性骨折老年女性实施综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93名,干预组47人,对照组46人。干预组给予群体性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家庭访视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老年女性预防OP性骨折的行为得分无论在行为项目总分上还是在分项目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且在行为项目总分和分项目饮食行为得分上的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预防OP性骨折的行为得分无论在行为项目总分上还是在分项目得分上均较基线水平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行为项目总分和分项目饮食行为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群体性健康教育、家庭访视个别指导等综合干预可提高社区老年女性的健康责任感,矫正导致OP的风险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women with high risk osteoporosis and OPP-induced fracture in community. Methods 93 elderly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47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group health education, issued health education manual and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f family visi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issued health education manual. Results the behavioral scores of the elderly women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or preventing op fractu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baseline level in both the total score of behavioral items and the score of sub-item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score of behavioral items and the score of dietary behavior of sub-item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behavior in prevention of op frac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seline level in terms of the total score of behavioral items and the score of sub-items, and the scores of prevention of op fractu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seline level.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the total score of behavior items and the score of diet behavio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group health educ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uch as family visit individual guidance can improve the sense of health responsibility of the elderly women in the community correct the risk behavior leading to op and establish a good lifestyle.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骨科;
【基金】: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No.2012BA045)
【分类号】:R47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丽;李文源;;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年09期

2 王颖;陈淑琴;;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行手功能重建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2年24期

3 黄文领;袁梅;刘元玲;;提高眼外伤患儿家长护理能力的两种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张锐;张邢炜;冯国和;张伟;;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年24期

5 李国平;李可贵;姜娜;;3种模式整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J];护理学报;2015年02期

6 冯国和;张伟;张秀兰;张锐;;综合性医院护士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5年05期

7 连丽萍;李政;王盼燕;;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延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5年2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丽;某综合性医院体检人群青年原发性骨量减少危险因素评估及对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杨秀琳;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中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3 曾文;健康教育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相关行为改变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4 刘素香;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综合干预效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玉平,刘雪琴;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实验研究获突破[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11期

2 郑昱新,石印玉,张戈;老年人摔倒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年03期

3 唐海;骨质疏松性骨折——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4 许良智;庄静;乔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年07期

5 屈波;潘显明;权毅;邓少林;范凌;;成都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10期

6 罗德军;周旭;董锡亮;赵宏斌;;跌倒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3期

7 杨惠林;王根林;;前言——重视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J];实用老年医学;2010年05期

8 杨惠林;;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9 何斌;张苇;陆宁;王玉环;;社区老年女性不同风险程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年01期

10 黄海英;;老年人近肱骨处骨质疏松性骨折增长的人数及发病率[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泉森;;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与治疗难点[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江新;刘曦明;;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林拓;吴建能;张巧云;;~(89)锶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A];第二届全国核素显像及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王昌兴;陈龙;吴建民;林向叶;沈建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志芳;郑丽丽;韩超;吴文迅;;2011年河南地区部分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徐三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策略[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7 严世贵;;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处理[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8 杨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固定原则[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何健能;王昌兴;沈建国;姜滔;董黎强;尹航;刘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国庆;郑伟涛;胡声宇;王松;;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实验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晓榕;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加紧制定[N];健康报;2008年

2 胡德荣;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魏开敏;防范骨质疏松性骨折[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衣晓峰;什么引发北方寒冷地域骨质疏松性骨折[N];健康报;2009年

5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 王以朋;骨质疏松性骨折需标本兼治[N];健康报;2011年

6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 戴\戎;骨质疏松性骨折新对策[N];健康报;2007年

7 轩和 林乾;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7种预示因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殷浩 端木 群力;骨质疏松性骨折de判断与家庭救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李晓林;老年骨折和青壮年骨折的治疗是一样的[N];家庭医生报;2009年

10 小正;仅凭T值阈值不足以评估骨折危险[N];保健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贾觉睿智;2型糖尿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探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邓忠良;低能脉冲超声波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3 庄洪;骨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Ⅰ、Ⅱ型胶原及CTGF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松;纳米骨植入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王琳;FRAX、BMD与昆明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宗强;长春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素香;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综合干预效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5 聂玮;雷奈酸锶对大鼠胫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文均;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形态特征和活动能力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黄海明;粗聚焦高能震波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3年

8 赵玉玺;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朱龙涛;定量CT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彦东;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04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604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a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