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相关机制及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0 00:10

  本文选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切入点:血小板减少 出处:《苏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血小板减少是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发病率在8-37%,多项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是移植后患者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们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小板水平,探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影响。此外,我们分析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巨核细胞多倍体分布、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抗c-Mpl自身抗体,以及血小板、巨核细胞相关抗体的存在,探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发生的可能机制。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有限,治疗效果常不理想。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我们探索安全有效地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新方法。方法1.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存超过1月患者,总计239例全部纳入研究。其中男141例,女98例,中位年龄32(3-58)岁。按照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同血小板水平,分为轻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及血小板正常组;按照移植后血小板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血小板重建延迟(delay platelet recovery,DPR)、继发性血小板减少(secondary failure of platelet recovery,SFPR)及造血重建良好组(good graft function,GGF)。分别观察移植类型、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输注量、CD34+细胞输注量、移植前疾病危险度、复发、ABO血型相合度、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 GVHD)、广泛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 GVHD)、活动性感染、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及T细胞亚群对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并探究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2.为研究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机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血小板减少病例。研究纳入标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0天后,血小板计数60×109/L持续7天以上,且粒系及红系重建良好。总计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38(14-52)岁,并收集同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象重建良好患者27例及健康对照19例。采集患者血浆及骨髓标本,分别检测骨髓巨核细胞多倍体分布、血浆TPO水平、抗c-Mpl自身抗体、血小板相关抗体及骨髓巨核细胞相关抗体。3.为探索安全有效地治疗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新方法,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予地西他滨联合TPO治疗,观察治疗后血小板水平变化及其他安全性指标。疗效评价:主要疗效:治疗前血小板100×109/L,治疗后血小板绝对值增加≥30×109/L,或治疗前血小板依赖输注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稳定脱离输注;次要疗效:治疗前血小板100×109/L,治疗后血小板绝对值增加在(10-30)×109/L之间;无疗效:治疗后依赖输注或血小板绝对值增加10×109/L。结果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中,Ⅱ-Ⅳ度a GVHD及活动性感染是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减少组患者广泛性c GVHD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轻中度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输注CD34+细胞量少于血小板正常组,中度血小板减少组CMV拷贝数7.6×105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移植前本病高危及移植后复发状态的患者发生重度血小板减少机率显著增加。此外,移植类型、ABO血型相和度、输注MNC量、EBV感染率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Ⅱ-Ⅳ度a GVHD及活动性感染是SFPR的独立危险因素,Ⅱ-Ⅳ度a GVHD是DPR的独立危险因素,DPR及SFPR组输注CD34+细胞数显著低于GGF组,SFPR组患者移植前本病高危的发生率高于GGF组,复发患者合并DPR及SFPR较GGF增高,SFPR组CMV拷贝数7.6×105患者比例高于GGF组。此外,各组间供受体ABO血型相和度、移植类型、EBV感染率、输注MNC量、T细胞亚群均无明显差异。DPR及SFPR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GGF组。2.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相关机制研究中,血小板减少组患者巨核细胞倍体分布较正常对照及重建正常患者左移,2倍体巨核细胞明显增多,而8倍体及16倍体巨核细胞少于正常对照。血浆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检测显示血小板减少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巨核相关抗体显示血小板减少组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组血浆TPO水平较血小板正常组及健康对照显著增高,各组患者抗c-Mpl自身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治疗研究中,研究对象12例达主要疗效,1例达次要疗效;治疗有效率为100%,中位起效时间为22天,研究中未发现明显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受多重因素影响,Ⅱ-Ⅳ度a GVHD及活动性感染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还与广泛性c GVHD、移植前本病危险度、移植后复发状态、输注CD34+细胞数及CMV拷贝数明显相关。血小板减少是移植后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2.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存在巨核细胞增殖及成熟障碍,可能与体内相关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破坏增多有关。3.地西他滨能有效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无明显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举办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用技术培训班的通知[J];中国肿瘤临床;2000年12期

2 杨国荣;同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微型移植[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12期

3 ;关于举办全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实用技术培训班的通知[J];中华肿瘤杂志;2001年01期

4 ;论文摘要 主题8 造血干细胞移植[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S1期

5 ;一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新策略及龛位连续性腾出假说[J];中国输血杂志;2001年S1期

6 付新佳,韩月菊,张铁凤;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1年06期

7 翁建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05期

8 王家珍 ,杜军;21世纪造血干细胞移植展望[J];日本医学介绍;2002年06期

9 黄晓军;评论:我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希望与挑战[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01期

10 ;当前欧洲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趋势[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道培;;中国2009年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曾东风;陈幸华;孔佩艳;张曦;张江;李杰平;熊竹娟;秦先念;王庆余;;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发生的输血相关肺急性损伤:1例病例报告附文献复习[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曹永彬;吴晓雄;刘周阳;闫蓓;刘蓓;王志红;徐丽昕;马健;达万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陆道培;;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杨光;吴骁;刘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曾令宇;闫志凌;丁爽;潘秀英;徐开林;;照射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早期内皮损伤的因素之一[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尹军;;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感染的预防和护理[A];第八届全国儿童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钱煦岱;王潇;陈小红;尹利明;林筱洁;高瑞兰;李长龙;石巧娟;;大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A];2009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周华民;;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吴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德荣 夏琳;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地贫”[N];健康报;2007年

2 记者 田雅婷 通讯员 吕萌 钟艳宇;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获突破[N];光明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步芝梅;我省造血干细胞移植迈上新台阶[N];贵州日报;2007年

4 杨丽佳 刘宁春;造血干细胞移植治1型糖尿病成功[N];健康报;2007年

5 通讯员 任志娟;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鲜活生命[N];中山日报;2007年

6 尹蕾;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凌云;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国际领先[N];光明日报;2010年

8 胡春萌;揭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神秘面纱[N];天津日报;2010年

9 记者 熊学莉 通讯员 吴刘佳;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有新法[N];健康报;2012年

10 胡灯明;造血干细胞移植[N];云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王存邦;应用基因标记技术探讨混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过继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毛晓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幼红巨噬细胞黏附蛋白表达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庆国;T亚群Ⅰ、Ⅱ型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中的比例变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5 吴小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的基因和免疫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杜振兰;脐血作为第三方细胞辅助输注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7 王华;同种反应性NK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靖_g;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CR1期的疗效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丁丽;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规律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10 何yN;同种反应性NK细胞在MHC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巧贤;FA5-BUCY预处理的挽救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复发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郑德菲;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围植入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和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史楠;放松训练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回输后至植活前焦虑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高净化空间的详图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姚遥;KIR2DS4基因对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6 唐雅琼;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相关机制及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周萌;GC-MS代谢组学方法筛选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aGVHD代谢标志物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刘雪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临床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9 王东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10 卢晓旭;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凝血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6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636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