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功能及结构的磁共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7 11:08

  本文选题:rTLE 切入点:独立成分分析 出处:《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颞叶癫痫反复、长期发作会引起颞叶外的脑结构损害和认知功能的障碍。研究已证实,TLE患者常具有致痫灶内和灶外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结构的改变不单纯局限于颞叶,还包括额、顶叶、丘脑、小脑及边缘系统等结构。大量的研究也发现癫痫患者默认网络、注意网络等受损。这也提示颞叶癫痫是一种由于多个脑网络受损引起的疾病。本研究通过对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功能及结构的磁共振研究,探讨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之间的相关性,揭示rTLE患者脑网络受损情况,并进一步揭示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受损结构基础。研究一:[目的]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法,探索静息态下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改变。[材料与方法]选择rTLE患者16例。另外,选择16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Achieva 3.O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3D高分辨率及T1解剖像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基于Matlab的SPM8和DPARSF对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其过程包括:时间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及空间平滑(6x6x6mm3)。用MICA功能磁共振工具包来提取静息态脑网络(resting-statenetwork,RSNs),得到4个RSNs。比较rTLE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每个RSN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对于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分析,在ICA预处理基础上进行滤波和去除协变量进一步处理。计算每一RSNs个体平均时间序列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进行Fisher'sZ转换;最后将所有受试者的年龄、性别作为协变量,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网络间功能连接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TLE患者功能连接显著增加的脑区包括:aDMN的颞叶,LFP的左侧颞叶,pDMN右扣带回,VN右侧枕叶距状沟。rTLE患者功能连接也存在显著减低的脑区,包括:aDMN的前额叶的额中回,pDMN的右楔前叶,VN的左侧枕叶,LFP左侧枕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rTLE患者在pDMN-rFPN之间(P=0.039)呈正功能连接减低的改变。在aDMN-pDMN之间(P=0.018)呈正功能连接减低的改变,在AN-rFPN之间(P=0.007)和在pDMN-dSMN之间(P=0.032)呈负功能连接减低的改变。[结论]1、rTLE患者功能连接显著增加的脑区包括:aDMN的颞叶,LFP的左侧颞叶,pDMN右扣带回,VN右侧枕叶距状沟。2、rTLE患者功能连接也存在显著减低的脑区,包括:aDMN的前额叶的额中回,pDMN的右楔前叶,VN的左侧枕叶,LFP左侧枕叶。3、rTLE患者的默认网络的网络内功能连接是增加的;额顶网络和前默认网络的网络内功能连接是减低的。rTLE患者的后默认网络分别与前默认网络、右额顶网络之间呈正功能连接减低的改变,考虑脑网络在rTLE中可能出现了重组或是重塑。研究二:[目的]应用功能连接磁共振(fcMRI).独立成分分析(ICA)、弥散张量成像(DTI)等磁共振技术对正常人及rTLE患者默认网络(DMN)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进行研究,探讨rTLE患者DMN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的改变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rTLE患者16例。另外,选择16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3D高分辨率及T1解剖像和静息态fMRI、DTI扫描。获取用于诊断用的常规图像、rfMRI数据以及DTI数据。运用DPARSF、REST、MICA、TrackVi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获得两组的DMN功能连接和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及反应功能连接强度的时间相关系数r值、反应结构连接的定量DTI值包括平均各向异性分数(mmFA)、平均扩散率(MD)、平均纤维束长度(mL)等数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PFC的功能连接增强,而PCC、mTLs的功能连接减弱,右侧丘脑出现功能连接异常减弱区。在3个ROI之间,rTLE组PCC-mPFC、PCC-mTL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较对照组均减弱(0.674±0.149 vs 0.769±0.077)、且PCC-mTL之间较PCC-mPFC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更为明显(0.343±0.145 vs 0.532±0.135),对反应功能连接强度的平均时间相关系数r值进行随机双样本t检验,得出rTLE组PCC-mPFC之间、PCC-mTL之间的r值较对照组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之间mL值、mFA值、MD值分别进行随机双样本t检验,得出rTLE组PCC和mPFC之间、PCC和mTL之间的mFA值较正常对照组亦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TLE组PCC和mPFC之间的MD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LE患者存在默认网络的异常,其中功能连接减弱的区域包括PCC和mTL(R/L),功能连接增强的区域包括mPFC,提示rTLE患者DMN可能存在功能连接的重构或代偿;右侧丘脑出现功能连接异常减弱区,可能与脑区功能重组有关。rTLE患者DMN网络内mPFC-PCC及mTL-PCC间的结构连接和功能连接较正常对照组均减弱,且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之间存在相关性,表明rTLE患者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的改变存在对应的结构基础,即结构连接存在改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5.2;R7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年龄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陈志晔;李金锋;刘梦雨;马林;;性别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项蕾;张志强;许强;卢光明;;原发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功能连接密度图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10期

4 张方风;陈春辉;姜璐;;基于复杂网络的大脑功能连接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1年02期

5 张敬;任华;张权;张云亭;;正常人工作记忆任务和静息状态下前额叶皮层内侧面的功能连接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9期

6 陈文利;白洁;王毅;丁里;Jing-Huei;;功能磁共振评价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方法、变量及影响因素[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6期

7 陈旭辉;焦静静;柯铭;武弋;;静息状态下脑网络建模及功能连接特性[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李春星;李华;卓兵芝;高磊;;岛叶皮质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年06期

9 刘珍银;邱士军;;静息态功能连接与解剖结构连接在人脑中联合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季公俊;廖伟;张志强;卢光明;;全面强直阵挛癫痫静息态功能连接脑网络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庆宝;董峰;闫芬;李贝;冯士刚;张武田;沈钧贤;唐一源;;汉字加工过程中的功能连接分析[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阎锐;姚志剑;汤浩;韩莉;罗国平;卢青;;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脑区功能连接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方风;陈春辉;姜璐;董奇;;手指运动中大脑功能连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贺永;臧玉峰;吕英立;蒋田仔;;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人脑运动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的研究[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朱心怡;李锐;王鹏云;李娟;;亚临床抑郁老年人的海马功能连接异常[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郝鑫;李文福;张庆林;;高学术成就大学教授的脑结构和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唐一源;冯士刚;张武田;于庆宝;董峰;阎芬;李贝;宋鹤山;张万琴;;左梭状回在中、英文词形加工中的不同作用及相互关系[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张宇;刘春红;董杰;李峰;铁常乐;周福春;李丽君;景斌;马辛;王传跃;;5-HTTLPR多态性对杏仁体与额顶叶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刘波;刘岘;陈俊;龙玉;陈志光;尚晓静;莫伟钊;李晓凡;;针刺穴位和非穴位对脑部功能连接影响的MR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坤成;王亮;;早期Alzheimer病海马功能连接的改变:静息状态fMRI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功能及功能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周波;阿尔茨海默病及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丘脑功能连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3 桑莉;正常人小脑蚓部亚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艳波;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功能及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丁菊容;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马宁;成瘾相关脑静息态功能连接以及奖赏系统功能的改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刘微波;首发抑郁症患者情绪调控网络内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廖伟;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连接方法学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滢;伤害避免人格维度的多模态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段旭君;基于大尺度脑网络分析方法的脑可塑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的静态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的磁共振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成立立;动机特质与脑网络间功能连接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伊慧明;正常中老年人词语联想磁共振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彩鸿;慢性期皮层下脑梗死患者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异常[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张悦;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在视觉结构中的功能连接及结构连接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尧兰;基于音乐认知的默认模式网络功能连接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睿;数字倒背能力神经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丽华;感音聋儿听觉及语言相关脑区的低频振幅及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汪洋;脑梗死部位致脑结构和功能连接改变的f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康正武;静息态下基于默认网络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1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671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