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材料和核酸探针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
本文选题:纳米材料 + 荧光生物传感器 ; 参考:《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核酸和蛋白质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检验诊断的许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肿瘤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诊断、产前诊断、疗效观察和个性化治疗等。对生物标志物的定性或定量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是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荧光生物传感器将分子的识别过程转化为荧光信号,具有灵敏、简单、快速的特点,在生物分子检测中应用广泛。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纳米材料逐渐应用于荧光生物传感技术,提升传感器的性能,促进传感器的发展。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由此产生并成为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本课题构建了基于二硫化钨和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的两种荧光生物传感器分别检测DNA和干扰素-γ(IFN-γ)分子。利用纳米材料大的比表面积、对核酸分子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高效的荧光猝灭效率,和肽核酸、适配体探针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实现对DNA和IFN-γ分子的荧光检测。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以荧光标记的肽核酸为探针,二硫化钨纳米片为荧光猝灭剂和检测平台,建立了荧光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DNA分子。没有互补DNA时,肽核酸探针吸附于二硫化钨纳米片表面,荧光被彻底猝灭。当有互补DNA时,肽核酸探针与其杂交形成双链,加入二硫化钨纳米片后不被吸附和荧光猝灭,荧光信号强度较高。根据荧光信号强度变化,定量检测DNA分子,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第二章,以IFN-γ适配体为探针,结合核酸外切酶III的酶切循环放大反应和氧化石墨烯的选择结合能力和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基于酶切循环放大反应的氧化石墨烯适配体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IFN-γ分子。含有适配体序列的发夹探针HP1与IFN-γ分子反应后,发夹结构打开,伸出一段DNA单链,与HP2探针末端单链互补结合,触发核酸外切酶III的水解反应,HP2被水解,产生一条单链模板DNA。释放的HP1单链部分与新的HP2探针末端杂交,介导酶水解反应的发生,进入酶切循环反应,产生大量模板DNA。荧光标记的单链探针与模板DNA杂交成双链DNA后,核酸外切酶III水解双链中的荧光探针,释放荧光基团,剩下的模板DNA与下一个荧光探针杂交,荧光探针再被酶水解,进入酶切循环反应。经过多次酶切循环放大,少量的IFN-γ可产生大量荧光基团,荧光基团不被氧化石墨烯吸附,荧光信号强度高。没有IFN-γ时,HP1的发夹结构不能打开,酶切反应不能进行,加入氧化石墨烯后,荧光单链探针吸附于其表面,荧光猝灭,荧光信号强度低。根据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检测IFN-γ分子。
[Abstract]:A fluorescent biosensor for detecting DNA and IFN - 纬 by fluorescence biosensor is composed of two kinds of fluorescent biological sensors , such as early diagnosis of tumor ,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prenatal diagnosis ,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and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 The fluorescent probe is hybridized with the template DNA to form double - stranded DNA , the fluorescent probe in the double - stranded DNA is hydrolyzed by the endonuclease III to release the fluorescent group , the remaining template DNA is hybridized with the next fluorescence probe , the fluorescent probe is not adsorbed by the graphene oxide , an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s high .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0;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生;高秀峰;齐娇娜;肖真;;乙醇荧光毛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6年07期
2 康天放;刘润;鲁理平;程水源;;再生丝素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J];应用化学;2006年10期
3 陶满兰;胡银香;谭琳;杨光明;杨云慧;;适体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8年06期
4 犴brahim TAN;Elif ERHAN;Pinar KARAG銉Z;Melek 銉ZKAN;;采用耐热乳酸脱氢酶制备生物传感器来检测汞和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10期
5 杨秀云;梁凤;张巍;胡连哲;MAJEED Saadat;李云辉;徐国宝;;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2年12期
6 周秀琴;生物传感器测定氨基酸[J];氨基酸杂志;1983年04期
7 相泽益男;刘恩琪;;生物传感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5年03期
8 贾士儒;生物传感器在发酵与食品工程上的应用[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尹畅,刘健平,范静华;生物传感器在环境分析中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6期
10 邢克礼,刘延范,王卉,尹立志;流动注入式乳酸生物传感器[J];分析测试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筱岷;;生物传感器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马芬;张成孝;;多标记型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任湘菱;唐芳琼;;银—金纳米复合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黄智伟;黄琛;;光纤DNA生物传感器研究动向[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姜利英;李华清;刘春秀;罗贤波;吴一戎;蔡新霞;;用于快速检测血色素的生物传感器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6 张丽华;徐志爱;董绍俊;;一种新型电化学发光乙醇生物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李彤;魏福祥;张玉君;孟艳丽;李磊;张静;;半乳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8 张志强;夏四清;王学江;陈玲;;环境监测新技术—生物传感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9 刘涛;邓洁丽;郭彩欣;张仁哲;江龙;;聚联乙炔囊泡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袁金凤;王朝瑾;;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表面材料的修饰[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莫冰;四大应用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张巍巍;美研制出超灵敏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3 吴琼;生物传感器迅速成长[N];中国电子报;2000年
4 何屹;新生物传感器可观测细菌生长[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毛黎;人体细胞生物传感器分子机理首次揭开[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何永晋;乌生物传感器研究硕果累累[N];科技日报;2003年
7 白毅 王宇星;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张佳星;“火眼金睛”窥测基因调控[N];科技日报;2008年
9 汪明;2009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有望突破40亿美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邹争春;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新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2 徐星;拟酶生物传感器和细胞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静;基于氧化铋半导体材料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及其传感性能[D];扬州大学;2009年
4 项方献;农药残留有机磷水解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贺瑛;基于碳纳米管体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吴宗方;基于新型仿生材料作为固载界面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丽丽;基于介孔材料的电化学农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田锋;微机械微腔阵列结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表征[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9 陈国明;基于双分子层膜生物传感器的基础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10 李陈鑫;新型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4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89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