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浓度分析
本文选题:单采血小板 + 血小板生成素 ; 参考:《中国输血杂志》2016年04期
【摘要】:目的通过频繁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生成素(TPO)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因子的变化,探讨频采对献血者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连续单采血小板时间1年(2014年1月-2015年5月),每次间隔15-30 d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30名首次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作为对照组。献血前后检测其血常规及TPO、PDGF浓度。结果 1)观察组单采血小板前Plt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减小,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增大,TPO和PDGF浓度低于对照组:Plt(272.97±42.84)×109/L vs(248.70±31.94)×109/L(P0.05),MPV(9.91±0.46)f L vs(10.31±0.72)f L(P0.05),PDW(11.53±0.88)f L vs(10.95±0.77)f L(P0.01),TPO(66.39±23.26)pg/m L vs(80.42±23.95)pg/m L(P0.05),PDGF(89.78±16.22)pg/m L vs(99.80±21.41)pg/m L(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单采血小板后TPO均较采集前下降:观察组(66.39±23.26)pg/m L vs(57.80±21.11)pg/m L(P0.01),对照组(80.42±23.95)pg/m L vs(87.92±18.18)pg/m L(P0.01);3)观察组与对照组采集血小板后PDGF均较采集前下降:观察组(89.78±16.22)pg/m L vs(80.94±14.15)pg/m L(P0.01),对照组(99.80±21.41)pg/m L vs(87.92±18.18)pg/m L(P0.01)。结论频采对献血者巨核细胞的刺激增强,使其血小板数更高,消耗更多的TPO及PDGF,因此对频采献血者应关注相关因子的变化,以避免对献血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latelet count ( Plt ) , thrombopoietin ( TPO ) and platelet - derived growth factor ( PDGF ) on blood donors of blood don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 The levels of TPO and PDGF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 66.39 卤 23.26 ) 脳 109 / L vs ( 87.92 卤 18.18 ) pg / ml ( P0.01 ) .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307医院输血科;
【分类号】:R44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学新,韩海心,王青改,张海娟,梁军;单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3年02期
2 黄飞;单采血小板保存7天:体外研究报道[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年02期
3 申春梅;刘洪艳;祝玉美;;关于单采血小板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19期
4 吕毅;郝宝岚;王艳;林常青;邵树军;周丽莉;王书锋;;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8年09期
5 郝宝岚;吕毅;邵树军;董晓峰;任磊;;单采血小板与手工分离血小板的质量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0年02期
6 李伟其;;单采血小板和混合浓缩血小板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27期
7 陈琳;鞠春芳;张在臻;;单采血小板保存期内部分参数检测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S1期
8 李雅静;张燕;常缨;戚海;张颖萍;;石家庄市6171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年02期
9 刘金星;2例单采血小板失败原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年04期
10 叶兵;采全血或单采血小板应激反应中网状血小板的产生[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宏;孙东明;兰学晶;;单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仪器选择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常在娟;徐力东;;单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质量评价的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3 张国清;杨玉发;饶美琼;;心理护理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影响[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献清;穆士杰;孙文利;夏爱军;;保存前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5 赖风雷;陈火玲;杨南;王丽;;单采血小板采前后血小板功能评价的必要性[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徐朝霞;谭虹;黄可;;多次采血后献血者血小板变化的观察[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金燕萍;朱敏华;郭炳申;;单采血小板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8 丛培芳;张永征;李颖;张燕华;;单采血小板安全采集量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殷国美;沈卓岚;徐健;;规律的无偿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变化初探[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俊杰;徐忠;邱颖婕;张晰;孔祥荣;万霞;薛景霞;周晓嫣;钱开诚;;单采血小板细菌筛检24h锁定的初步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阳锡林;薄片法血小板快速凝集实验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邹艳艳;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临床血小板用量动态平衡模型的建立[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22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92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