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管在皮肤撕脱伤患者预防感染的效果研究
本文选题:预防感染 + 皮肤撕脱伤 ; 参考:《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VSD)在皮肤撕脱伤患者治疗预防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27例皮肤撕脱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进行伤口创面治疗的过程中使用VSD引流管,并对引流管固定、负压、充分引流及异常情况进行护理,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31例皮肤撕脱伤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伤口创面治疗使用VSD引流管的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伤口创面感染率、负压引流装置的更换次数,比较一期手术后至二期手术期间住院天数,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伤口创面感染率为7.41%,更换负压引流装置(3.9±1.3)次,住院时间为(9.1±3.3)d;对照组伤口创面感染率为32.26%,更换负压引流装置(6.5±3.4)次,住院时间为(12.9±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VSD引流管可促进皮肤撕脱伤患者伤口创面条件改善,降低感染率,减少负压引流装置更换次数,降低患者痛苦,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once-time negative pressure sealing drainage (VSD)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avulsion inju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27 inpatients with skin avulsion injur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VSD drainage tube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wound, and the drainage tube was fixed, negative pressure, adequate drainage and abnormal condition were nursing. From Febr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31 patients with skin avulsion injury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course of using VSD drainage tube in wound treatment. The replacement times o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and 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from the first stage operation to the second stage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All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19.0 software. Results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41 and the times of replacement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was 3.9 卤1.3,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9.1 卤3.3 days,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wound infection rate was 32.26 and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was changed 6.5 卤3.4 times,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12.9 卤3.6 day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VSD drainage tube can improve the wound condition,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reduce the times of replacement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hospital sta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骨一科;
【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FC-GLCX-1001)
【分类号】:R47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青丰;;23例负压封闭引流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10期
2 姜玉萍;;广泛皮肤剥脱伤患者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0年16期
3 杨彦;;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Ⅲ与Ⅳ度压疮[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戈勤妹;王敏;;开放性胫腓骨骨折9例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12期
5 孙旭晴;;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28例护理[J];浙江医学教育;2011年04期
6 唐桂莲;张艳琴;梁双喜;;24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05期
7 沈艳;;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年11期
8 万峰格;;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31期
9 唐秀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03期
10 李惠珍,钟小晶,王一征,丁云霞;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妍;周琴;张敏;梁敏;雷艳;史艳茹;;负压封闭引流术后不良事件的预防及护理[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昊;;负压封闭引流的研究进展[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晓阳;李志杰;陈星隆;;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应用失误的处理及原因分析[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晓阳;李志杰;陈星隆;;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应用失误的处理及原因分析[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昊;;负压封闭引流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臧妍;周琴;史艳茹;;循证负压封闭引流术后不良事件的预防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蒋顺仙;骆向红;王双燕;;负压封闭引流失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A];2012年浙江省手外科学暨显微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辛凤玲;白玉萍;;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护理[A];宁夏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辛凤玲;白玉萍;;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护理[A];宁夏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赵辉;张卫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卓家锋;裘法祖生前“论断”成真[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陈威;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人工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戴锦章;补阳还五汤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慢性创面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文津;双层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淋巴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3 陈晓明;负压封闭引流在狭长窄蒂皮瓣移植中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曹广通;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评价[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5 江琦庆;负压封闭引流与常规换药对促进儿童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6 颜超;33例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念;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乳房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07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95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