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上报系统在压疮跌倒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压疮 + 跌倒 ; 参考:《护理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目的建立电子信息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上报系统,简化不良事件上报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报告意识,有效防范压疮、跌倒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在我院原有病区住院患者动态日报的基础上,与电子计算机中心共同开发压疮、跌倒高风险上报监控系统,科室将评估压疮、跌倒高风险患者的信息资料和干预措施直接进入电子信息系统填报。观察比较压疮、跌倒高风险上报情况。结果我院压疮的高危风险上报率2012年为1.814%,2013年提升到2.905%,2014年提升到4.513%;2012年前我院跌倒高危风险上报一直在科室进行,全院没有统计具体数据,建立该系统后2013年我院跌倒高危风险上报率为4.497%,2014年提升到14.795%;重点科室压疮和跌倒高风险评估及上报率同期增高;非预期压疮及跌倒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信息护理安全管理监控上报系统提高了高危压疮及跌倒风险患者的关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风险患者管理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落实前瞻性监控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simplify the reporting process of adverse events, improve nurses' awareness of active reporting,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 and falling down nursing adverse events.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dynamic Daily News of inpatients in the original ward of our hospital, a pressure sore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together with the computer center to report the high risk of falling down, and the department will evaluate the pressure sore. The informa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falls directly entered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EIS).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ressure sore, fall high risk reported. Results the reporting rate of high risk of pressure sore in our hospital was 1.814 in 2012, 2.905in 2013 and 4.513 in 2014.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the reporting rate of fall high risk in our hospital in 2013 was 4.497and increased to 14.795 in 2014; the pressure sore and fall high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reporting rate in key departments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idence of unanticipated pressure sore and fall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can improve the attention of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pressure sore and fall, improve the initiative, timeli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staff's management of high-risk patients, and implement prospective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作者单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立项课题(201308040)
【分类号】:R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岩,刘丹,邢世辉;电子信息文化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及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000年02期
2 秦惠基;;电子信息文化氛围下的医学[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7年01期
3 李璐璐;;浅析献血者电子信息的管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08期
4 刘亚静;;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电子信息档案建设[J];电子测试;2014年09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有好;电子信息产业新增长点[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记者 林俊禹;增强信心 创新发展 扶持壮大电子信息产业[N];湄洲日报;2008年
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检查中心技术负责人 杨檬;应重视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张自然;电子信息产业新统计结果发布[N];中国电子报;2002年
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IT经济研究所 童有好;民营经济为电子信息产业注入活力[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今年1~5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各项指标平稳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吴风华;电子信息馆为农村现代化添翼[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8 ;1—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概览[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记者 王宝同 通讯员 刘宗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N];蚌埠日报;2010年
10 市政协常委、市审计局综合科科长 毛鹏程;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N];黄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忱忱;FDI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刘梦;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艳;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6 周e,
本文编号:1954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95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