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06:02
本文选题:气单胞菌 + 耐药性 ; 参考:《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 调查浙江地区临床及环境来源的气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筛查人体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并研究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气单胞菌感染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4年12月浙江地区急性腹泻患者来源气单胞菌(肠道内组)、同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肠道外分离气单胞菌(肠道外组)及2013年6月~2014年12月环境来源气单胞菌(环境组),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所有菌株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肠道外气单胞菌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gyrB、parC、parE、qnrA、 qnrB、qnrS、aac(6')-Ib-cr和qepA进行扩增筛查,基因序列比对分析gyrA、gyrB、 parC、parE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肠道外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关联性。 结果: 1.共收集到肠道内气单胞菌303株,最多的为豚鼠气单胞菌,占37.3%;肠道外气单胞菌共118株,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占55.9%;环境气单胞菌共79株,以温和气单胞菌为主,占58.2%。三组间菌种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2.所有气单胞菌对所测抗生素耐药性最高的均依次为氨苄西林一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唑啉。其中肠道内气单胞菌对上述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94.1%,92.1%和58.7%;肠道外气单胞菌分别为95.8%,95.8%和83.1%;环境气单胞菌分别为68.4%、64.6%和38.0%。所有气单胞菌对二三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较敏感。除氨苄西林一舒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外,肠道内外气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另外对肠道外气单胞菌加测萘啶酸,耐药率高达66.1%。 3.118株肠道外气单胞菌qnrS基因阳性率16.1%,aac(6')-Ib-cr基因阳性率19.5%。同时存在qnrS基因和aac(6')-Ib-cr基因的气单胞菌有9株,占7.6%。未检测出qnrA、qnrB和qepA基因。共39株(33.1%)检测到gyrA基因,82株(69.5%)检测到gryB基因,52株(44.1%)检测到parC基因,未检测出parE基因。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内的有82、83和86三处氨基酸位点突变,以Ser83→Ile为主。parCC基因QRDRs内有78和80氨基酸位点的改变。未检测出gyrrB基因QRDRs内的突变。 结论: 1.肠道内、肠道外和环境分离的气单胞菌在菌种分布上存在差异。 2.气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表现敏感。肠道外气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肠道内和环境组均有明显增加。 3. gyrA基因是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主要靶位基因,其Ser83→Ile突变频率最高,parC基因是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第二靶位基因,主要为第80位氨基酸突变。 4.同时存在gyrA-parC基因双突变的菌株耐药性较单突变菌株耐药性强。aac(6')-Ib-cr基因和qnrS基因介导低水平耐药,但与靶位基因突变共存时对菌株耐药水平有促进作用。 5.分析菌株MIC值及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气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MIC判断标准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Aeromonas in the clinical and environmental sources of Zhejiang, to screen the resistance genes of the isolation of Aeromonas in human intestinal tract an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to quinolone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eromonas infection an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Method锛,
本文编号:1994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9948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