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本文选题: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 介入溶栓治疗 ; 参考:《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年11期
【摘要】:目的总结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9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行经皮穿刺股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静脉溶栓治疗,总结分析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病情观察评估、早期介入手术,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溶栓护理、抗凝护理及营养支持。结果 19例置管溶栓患者在术前术后规范的治疗及护理下,1例溶栓48 h后出现腹痛进行性加重、腹膜刺激征,转外科手术治疗。1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症状缓解,排便正常。出院后随访12个月,18例患者均无明显的腹痛腹胀,排便正常。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术前评估准备、早期介入溶栓以及术后病情的严密监测、溶栓抗凝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障。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treated by interventional thrombolysis. Methods 19 patients with 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were treated with indirect mesenteric vein thrombolytic therapy by percutaneous puncture of femoral artery an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The nursing measu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iv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State observation, early interventional surgery, postoperative rigorous observation, thrombolytic care, anticoagulant care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Results 19 patients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 were treat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nd 1 patient developed abdominal pain progressive aggravation after 48 hour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peritoneal irritation sign, and 18 patients with normal defecation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fter 12 months follow-up, 18 patients had no obvious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normal defecation. Conclusion Interventional thrombolysi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Adequ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early interventional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close monitoring of postoperative condition, thrombolytic anticoagulant nursing care and observation of complications are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successful operation and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
【分类号】:R47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赛珠;对一种新的溶栓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5期
2 叶平,张秀锦;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02年03期
3 吴培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2年07期
4 ;溶栓性药物的作用机理分析[J];医药世界;2002年10期
5 许芳 ,杨艳燕 ,阎达中;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现代商贸工业;2003年07期
6 荆志成,邓可武;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22期
7 员淑玲,郭辛梅,李红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溶栓及近期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19期
8 张毓英;郑国华;;现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筛选标准的利与弊[J];临床荟萃;2007年17期
9 朱洪;刘亚峰;;抗栓、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7年04期
10 王珏;施万印;;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药物的合理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梅敏;焦建伟;茹炳根;;一种同时兼有溶栓—抗栓功能分子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邹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蒋军广;黄永杰;;肺血栓栓塞症的二次溶栓治疗[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强海霞;侯晓琴;李成彪;顾刚寿;;介入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观察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11年
5 王永胜;温二牛;乔芬;刘淑琴;;选择性动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血栓性疾病的疗效观察[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吴翠菊;吴遍红;;1例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A];全国神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董明盛;崔莉;柏建玉;李文;;睢宁虫草SN-18的分子鉴定及溶栓抗凝作用研究[A];全国家(柞)蚕资源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武临专;王以光;;链霉菌C-3662产生的纤溶活性蛋白酶纯化及溶栓作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刘传方;;脑梗死CT值测定溶栓时机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敏鸣;;多模式磁共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评估进展[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医学硕士 赵琛;溶栓药物“大点兵”[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通讯员 龙渝江;第三代溶栓药物派通欣上市[N];医药导报;2006年
3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安定;卒中溶栓永无止境[N];健康报;2013年
4 贾建平 王宪玲;哪些脑梗死需要溶栓[N];健康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朱国旺;专家呼吁重视和规范心梗和肺栓塞的溶栓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吴玉华;溶栓治疗要尽早[N];健康时报;2004年
7 徐明;溶栓别超过6小时[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记者 李颖;正确溶栓为心梗争取最佳救治时机[N];科技日报;2011年
9 杨朝晖;溶栓新药:开通血管方便快捷[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杨石;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莫留遗憾[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翔;芎芪有效成分对脑梗死大鼠溶栓后血脑屏障及Claudin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Fn水平变化及溶栓治疗前后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2 景丽丽;含RGD序列的抗栓溶栓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万晓斌;溶栓药物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手术中的应用探讨[D];南昌大学;2014年
4 刘亚军;D-Dimer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表达及监测溶栓治疗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3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04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