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LA抗体对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抗HLA抗体 + 抗供者特异性抗体 ; 参考:《苏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动态检测抗HLA抗体及分析DP位点错配对HLA-12/12全相合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目的:分析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和HLA-DP位点错配对恶性血液病患者HLA-A,B,C,DRB1,DQB1,DQA1(HLA-12/12)全相合非血缘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matched unrelated don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MUD-HSCT)预后的影响,推动移植前抗体筛查--供体选择--预后评估--干预治疗--移植后随访临床体系的建立,并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HLA-12/12 MUD-HSCT的12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测序(SBT)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SSOP)以及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High.Res SSP)的方法,对供受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HLA-A,B,C,DRB1,DQA1,DQB1,DPA1,DPB1高分辨基因分型检测;采用流式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对123例移植前、117例移植后1个月和106例移植后3个月血清样本进行抗HLA抗体的初筛和特异性抗体检测。以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值判断抗体的结果:MFI㩳500为阴性,500-1000为可疑阳性,1000-2000为阳性,2000-5000为中等阳性,㧐5000为强阳性。同时结合临床预后指标,分析抗HLA抗体及DP位点错配对移植预后的影响。结果:123例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OS)为73.2%,2年无病生存率(DFS)为69.1%。AML/MDS、ALL和CML患者的2年OS分别为56.4%、65.7%和88.9%(P=0.275),2年DFS分别为53.1%、58.2%和88.9%(P=0.2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在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和3个月抗HLA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7.4%(46/123)、40.2%(47/117)、22.6%(24/106),其中移植前预存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donor-special anti-HLA antibodies,DSA)比例为4.9%(6/123)。移植后1和3个月的抗体阳性率变化在预存抗HLA抗体阴性组(30.7%vs.15.1%)和阳性组(57.1%vs.35.0%)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3和0.044。交叉比较预存抗HLA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移植后1个月(30.7%vs.57.1%)和3个月(15.1%vs.35.0%)抗体阳性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5和0.018。移植前预存抗HLA抗体阳性组患者与阴性组患者在巨核系造血重建(14d vs.13d)、II-IV度a GVHD发生率(43.3%vs.20.4%)、OS(50.2%vs.65.7%)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3、0.006、0.029,而复发(29.8%vs.17.5%,P=0.125)和治疗相关性死亡率(TRM)(33.1%vs.15.8%,P=0.224)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69例AML/MDS患者中,预存抗HLA抗体阳性组对与生存率的影响更显著,与阴性组相比2年OS为35.3%和74.3%(P=0.006),DFS为36.3%和68.3%(P=0.025)。动态随访移植后1个月时,抗HLA抗体持续阴性组、阴性转阳性组、持续阳性组和阳性转阴性组的II-IV度a GVHD发生率为21.2%、17.4%、33.3%和55.6%(P=0.02),OS为84.6%、73.9%、62.5%、61.1%(P=0.082),DFS为78.8%、69.6%、58.3%、61.1%(P=0.24)。移植后3个月时,抗HLA抗体持续阴性组、阴性转阳性组、持续阳性组和阳性转阴性组的II-IV度a GVHD发生率为23.4%、11.1%、35.7%和55.6%(P=0.05),OS为83.0%、88.9%、64.3%和61.1%(P=0.15),DFS为78.8%、77.8%、57.1%和61.1%(P=0.29),TRM为10.6%、11.1%、14.3%和5.6%(P=0.81)。预存抗HLA抗体阳性组患者c GVHD的发生率高于预存抗体阴性组(52.4%vs.32.4%,P=0.036)。比较两组患者广泛性c GVHD的发生率,同样有统计学差异(9.9%vs.3.8%,P=0.045)。动态随访移植后抗体的变化,c GVHD的发生率在持续阴性组为32.6%,高于持续阳性组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供患者HLA-DP位点错配比例为83.6%(92/110),其中HLA-DPB1和DPA1位点均不合占62.7%(69/92),HLA-DPB1位点不合占16.4%(18/92),HLA-DPA1位点不合占4.5%(5/92)。HLA-DP位点相合组和错配组患者移植后II-IV度a GVHD发生率分别为24.6%和32.3%(P=0.610),OS分别为43.2%和34.2%(P=0.7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预存抗HLA抗体阴性患者中,HLA-DP位点错配组患者的OS和复发率为59.5%和12.8%,低于相合组80.8%(P=0.575)和18.2%(P=0.639),差异有改变趋势。多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前预存抗HLA抗体阳性与a GVHD(HR=2.876,95%CI 1.106-7.475)、c GVHD(HR=4.062,95%CI 1.580-10.440)、OS(HR=2.199,95%CI1.037-4.661)均有显著相关性,P值分别为0.03、0.004、0.04。患者疾病危险分层属于高危组是OS(HR=2.391,95%CI 1.112-5.139)和DFS(HR=2.397,95%CI 1.172-4.903)的危险因素,P值为0.026和0.017。而CD34+细胞输注数量达4*106/kg以上(HR=4.908,95%CI 1.743-13.824)和ABO血型不合(HR=3.120,95%CI 1.153-8.444)也是发生a GVHD的另一危险因素,P值为0.003和0.026。结论:动态检测移植前后抗HLA抗体变化是判断HLA-12/12 MUD-HSCT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且抗HLA抗体阳性独立于HLA-DP位点错配影响移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移植前预存抗HLA抗体患者采取相应干预治疗措施有望减少移植后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第二部分体外研究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目的:建立抗供者特异性HLA抗体(DSA)的体外实验模型,探讨DSA是否影响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增殖和抗凋亡通路,阐明内皮细胞的增殖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重要因素,为DSA影响allo-HSCT预后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在DSA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共培养的模型中,选择HLA高分辨基因分型为A*02:01,03:01 B*15:15,35:03 C*01:02,04:01的HUVEC-I和为A*24:02,68:03 B*51:01,51:01 C*14:02,15:02的HUVEC-II为研究对象,相对应的DSA分别为抗HLA-A2、B35、Cw1、A9(A23/A24)、Bw4(B51/B53)抗体。同时,应用Luminex方法检测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DSA的MFI值定为阳性组、中等阳性组、强阳性组和强强阳性组,以Ig G为对照组。在内皮细胞饥饿培养6小时后与上述不同MFI水平DSA共培养15min,冰上裂解细胞30min,抽提蛋白并测定蛋白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FAK-Tyr576/577、PDK1-Ser241、AKT-Thr308、AKT-Ser473、p70S6K-Thr421/Ser424、S6RP-Ser235/236磷酸化和总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蛋白Bcl-2和β-actin的表达。同时选择终浓度为0.01μg/ml、0.1μg/ml、1.0μg/ml、10.0μg/ml的DSA与内皮细胞共培养15min进行上述相同的实验。结果:1.DSA浓度和MFI值的相关性抗HLA-A2、A24、B51抗体浓度分别为0.01μg/ml、0.011μg/ml、0.094μg/ml时,其MFI值在2000左右为阳性水平;为0.031μg/ml、0.023μg/ml、0.25μg/ml时,其MFI值在7000左右为中等阳性;为0.077μg/ml、0.05μg/ml、0.75μg/ml时,其MFI值10000左右为强阳性水平;为0.153μg/ml、0.5μg/ml、1.5μg/ml时,其MFI值在14000-20000为强强阳性水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MFI值升高;超过一定浓度后,MFI值不再继续上升呈现饱和趋势,即抗体表达量达到平台期。故体外抗HLA抗体和HLA抗原结合的曲线呈现逐渐上升型变化。2.DSA激活内皮细胞PI3K/AKT增殖和抗凋亡信号通路2.1抗HLA-A位点抗体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蛋白磷酸化表达不同MFI值的抗HLA-A2抗体与HUVEC-1共培养15min,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后,使PI3K/AKT信号通路上游蛋白PDK1在Ser 241位点磷酸化活化。继信号通路上游蛋白磷酸化活化后,增殖通路蛋白AKT-Thr308、p70S6K-Thr421/Ser424、S6RP-Ser235/236也磷酸化活化,它们的磷酸化表达量在对照组、阳性组、中等阳性组、强阳性组、强强阳性组分别为54%、73%、100%、62%、37%;55%、72%、94%、100%、50%;51%、65%、68%、100%、82%(P㩳0.001),当抗体MFI值为中等阳性和强阳性时,它们的磷酸化表达量最大。同时,抗凋亡通路中间蛋白AKT-Ser473和终末蛋白Bcl-2表达,其表达量在对照组、阳性组、中等阳性组、强阳性组、强强阳性组分别为41%、31%、32%、100%、56%和39%、58%、100%、97%、60%(P㩳0.001),当抗体MFI值为中等阳性和强阳性时,其磷酸化表达量最高。当不同浓度的抗HLA-A2抗体与HUVEC-1共培养15min后,同样可诱导上游蛋白FAK-Tyr 576/577和PDK1-Ser 241磷酸化活化。继而,增殖通路中间蛋白AKT-Thr 308磷酸化活化,其表达量在对照组、0.01μg/ml组、0.1μg/ml组、1.0μg/ml组、10μg/ml组分别为87%、94%、97%、94%、100%,活化后的AKT蛋白进一步激活其下游因子p70S6K-Thr 421/Ser 424和增殖通路终末蛋白S6RP-Ser 235/236,二者的表达量在不同组分别为62%、88%、92%、88%、100%和34%、42%、60%、64%、100%(P㩳0.001),表达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时,抗凋亡通路也被激活,AKT-Ser473的表达量在不同组分别为54%、8%、25%、84%、100%;抗凋亡通路终末蛋白Bcl-2的表达量在不同组分别为80%、79%、84%、100%、91%(P㩳0.001)。因此,不论是不同MFI值或是不同浓度的抗HLA-A2抗体均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增殖和抗凋亡蛋白表达,并呈现一定强度和浓度差异性,诱导内皮细胞发生增殖和抗凋亡。当终浓度分别为0.005μg/ml、0.01μg/ml、0.05μg/ml、0.1μg/ml、0.5μg/ml、1μg/ml、5μg/ml、10μg/ml的抗HLA-A24抗体与HUVEC-2共培养15min后,PI3K/AKT信号通路终末蛋白S6RP-Ser 235/236的磷酸化表达量在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组分别为76%、95%、100%、90%、93%、88%、90%、94%、93%,其磷酸化表达量水平均较高,但是无明显改变趋势。这可能是由于HLA-A24和23抗体是A9的分解产物,抗A23和A24抗体可识别相同的抗原表位所致。2.2抗HLA-B位点抗体使增殖通路终末蛋白S6RP在Ser 235/236位点磷酸化不同浓度抗HLA-B35抗体与HUVEC-1共培养15min,PI3K/AKT增殖通路终末蛋白S6RP磷酸化活化,其磷酸化表达量在对照组、0.01μg/ml组、0.1μg/ml组、1.0μg/ml组、10μg/ml组分别为70%、36%、100%、85%、96%,当抗体浓度达到0.1μg/ml以上时,磷酸化表达有所增强,但趋势不明显。抗HLA-B51抗体与HUVEC-2共培养15min,在对照组、0.01μg/ml组、0.1μg/ml组、1.0μg/ml组、10μg/ml组S6RP磷酸化表达量分别为91%、98%、100%、90%、99%。增加DSA抗体浓度,其磷酸化表达量在对照组、1μg/ml组、5μg/ml组、10μg/ml组、15μg/ml组、30μg/ml组、45μg/ml组分别为89%、88%、98%、92%、96%、100%、97%,其表达均无差异性。因此,不论是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抗HLA-B35抗体和B51抗体与内皮细胞共培养之后,蛋白S6RP磷酸化趋势表达均不明显,考虑这可能是因为HLA-I类分子中存在抗原强弱表达的不同,HLA-B位点抗原性弱于A和C位点。2.3抗HLA-Cw1抗体诱导增殖通路终末蛋白S6RP-Ser 235/236磷酸化抗HLA-Cw1抗体与HUVEC-1共培养15min,抗原抗体结合诱导PI3K/AKT增殖通路终末蛋白S6RP-Ser 235/236磷酸化,其表达量在对照组、0.01μg/ml组、0.1μg/ml组、1.0μg/ml组、10μg/ml组分别为37%、44%、88%、97%、100%(P㩳0.001),磷酸化表达量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故不同浓度抗HLA-Cw1抗体也可激活PI3K/AKT增殖通路,刺激增殖终末蛋白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并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结论:成功建立了DSA的体外实验模型,并且证实DSA可以激活内皮细胞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细胞增殖和抗凋亡;同时发现HLA-I类位点中可能存在抗原性强弱不同,A和C位点的抗原性较B位点强。因此,此实验结果为继续研究抗HLA抗体和内皮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临床研究DSA影响HSCT预后提供了实验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5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朝霞,刘永波;一种新的内皮细胞分离方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任德成;胡娟娟;张均田;杜冠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3年10期
3 潘虹;王庭槐;;内皮细胞caveolae,caveolin-1的生理功能[J];医学综述;2006年22期
4 殷观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8年12期
5 刘宝宜,陈铁镇,张宝庚,宋继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病变的研究(摘要)——主动脉内皮细胞平掙,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1年S1期
6 刘宝宜,陈铁镇,张宝庚,宋继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的研究(主动脉内皮细胞平铺技术,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方法)[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7 张连元;;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中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机能[J];煤矿医学;1983年04期
8 刘怀琼;李德馨;;内皮细胞的功能与休克的关系[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5年04期
9 何泽涌;;关于内皮细胞研究的某些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1987年03期
10 何泽涌;;关于内皮细胞研究的某些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大君;陈卫军;周丁华;;内皮细胞机械感受功能的实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邓红;李懿萍;来茂德;;高糖环境细胞间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林萍章;PualJ.Pearson;RaymondCartier;KazuhiroHashimoto;HartzellV.Schaff;;内膜再生过程中,内皮细胞之反应[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讨论会论文专集[C];1991年
4 赵彭涛;李志超;董明清;贾斌;张莉莉;;LPS对培养的BPAECsⅠ型Na~+/H~+交换器活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熊建琼;朱佩芳;王正国;蒋建新;;髓样分化蛋白-2在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结合中的作用[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心华;甄永苏;;烯二炔类抗生素力达霉素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内皮细胞凋亡[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彦荣;应晨江;易海维;衣卫杰;孟依;刘烈刚;孙秀发;;绿茶多酚对牛内皮细胞窖蛋白-1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蔡绍皙;张莉;韩亚刚;蒋稼欢;;流动腔底面内皮细胞图型化研究与图像处理[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汪毅;陈允钦;;高密度脂蛋白与内皮功能[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马向红;黄体钢;杨万松;周丽娟;;四氢生物喋呤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中药抗血栓机理及对内皮细胞的生物医学研究取得佳绩[N];科技日报;2000年
2 赵军;耳毒性药物对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3 华朋;热爱老年事业 投身老年医药[N];中国老年报;2000年
4 高国起;提升ACE2活性可消退动脉硬化斑块[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佳愉;中药善调理 降压重保肾[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刘道安;保护动脉内膜 减少冠心病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城;LPS调控静脉内皮细胞膜形态及通透性引发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宋恩;内皮细胞源性KLF15调控TM激活蛋白C抗凝血途径及MCP-1介导炎性反应影响DVT形成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宋凯;口腔癌—内皮细胞融合的分子调控机制及潜在作用[D];武汉大学;2014年
4 张可满;氧化型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激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贾素洁;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与内皮细胞通讯功能障碍及(口山)酮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6 郭志坚;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蛋白质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7 肖晖;内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关系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李毅;活化蛋白C对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陈丽华;一种新的内皮细胞可诱导性粘附分子的表达调变及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10 郑敏哲;初探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于体外对内皮细胞功能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Y盒结合蛋白-1C末端结构域调节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米雪楠;MicroRNAs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及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王媛;Ti表面四种生物分子功能修饰层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潘芝娟;抗HLA抗体对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邵洁;TNFAIP8L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高雪;环境因子对内皮细胞影响及相关磷脂图谱的建立[D];天津大学;2007年
7 陈瑶;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态学改变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贾红丹;血小板微颗粒影响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瑜;尿酸在氧化应激状态下致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探讨[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3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07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