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鉴定方法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302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cocci in pairs or short chain arrangement from clinical specimens, and to explore the deficiency of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to put forward a more scientific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302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ere isolated from 59,607 clinical specimens in two hospitals. Morphology, Optoxin (OP) sensitivity test and latex agglutination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ere used as the primary means of ident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iochemical reaction test such as bile lytic bacteria and agglutination test of Lancefield antigen latex reagent, the bacteria were systematically identified. Results 113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a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124 strains as Group C or Group F streptococcus. Among them, 87 strains had both nonspecific agglutination with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latex reagent and Lancefeild C / F latex agglutination; 8 strain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OP were sensitive but not supported by biochemical reaction and latex; 7 strains with OP resistant latex agglutination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 supported OP. Three strains were supported by sensitive biochemical reaction but negative in latex agglutination. With biochemical reaction coincidence and a kind of test coincidence between OP and latex agglutination as final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the false negative and false positiv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latex reagent were calculated to be 2.6% and 46.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an not be abandoned by traditional bio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作者单位】: 定西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0708NKCA096)
【分类号】: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李庆,贺靖冬;32株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药敏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2 ;美国科学家绘制出肺炎链球菌基因全图[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5期
3 熊桃菊;肺炎链球菌I型致成人脑膜炎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03期
4 胡晓彦;桂炳东;;肺炎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检验;2007年05期
5 吴金珊;李佳;王晓鹏;;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2期
6 ;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干预演变快[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0年03期
7 王东霞;惠小夏;;肺炎链球菌的检验技术及其进展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2期
8 杨锦红;刘洋;王新林;李方去;陶洪群;李向阳;;肺炎链球菌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06期
9 李洁,俞桑洁,杨永弘;肺炎链球菌疾病及其预防[J];中国计划免疫;1999年03期
10 陆德源;;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是肺炎链球菌的一种乳铁蛋白结合蛋白[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忠华;刘华;喻华;;69株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活性研究[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唐恒;陈勃江;李为民;;219株呼吸道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媛媛;王一雯;孙胜利;贺建平;;耐青霉素性肺炎链球菌致急性化脓性脑膜炎1例[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吴佳学;季海生;朱德全;;儿科痰培养肺炎链球菌耐药分析对临床的指导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黄小翠;崔亚利;;儿童使用的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进展[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6 胡惠丽;胡翼云;何乐健;沈叙庄;高薇;杨永弘;;肺炎链球菌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病例中致病地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胡庆丰;吕火祥;沃铭毅;;53例呼吸道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高薇;姚开虎;俞桑洁;杨永弘;;2000~2005年分离自北京儿童鼻咽部的19群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9 余素飞;厉世笑;傅鹰;陈慧红;朱海燕;陈文娴;张慧娜;;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机制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黄勇;万根平;顾晓琼;邓秋连;梁柳;钟华敏;;广州地区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儿童医院微生物免疫室 姚开虎;接种哪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好[N];健康报;2007年
2 邓力;肺炎链球菌易攻击小孩和老人[N];健康报;2007年
3 记者 王丹;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防治指南发布[N];健康报;2010年
4 周密;山羊可能感染了肺炎链球菌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5 记者 吴伟农;美科学家绘制出肺炎链球菌基因图谱[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本报记者 李颖;肺炎链球菌遇流感病毒危害更大[N];科技日报;2010年
7 卫生部北京医院 张秀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上升快[N];健康报;2008年
8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分会主任委员 曾光;秋冬季请呵护好“呼吸大道”[N];健康报;2010年
9 记者 毛黎;遨游天宇的特殊客[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郑灵巧;流感继发肺炎链球菌疾病危害大[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蓉;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肺炎链球菌耐药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张巧;肺炎链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孟江萍;应用启动子诱捕策略筛选并初步鉴定肺炎链球菌宿主体内诱导基因[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张雪梅;肺炎链球菌转化对细菌毒力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5 马千里;肺炎链球菌毒力蛋白基因工程疫苗优势抗原筛选[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贲亚t ;肺炎链球菌HMG-CoA合成酶和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牛司强;一种肺炎链球菌溶菌酶样假想蛋白质SP0987的结构和功能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南;肺炎链球菌组氨酸激酶(VicK)的同源模建及其先导抑制剂的筛选和鉴定[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胥文春;DFI体内筛选肺炎链球菌致脑膜炎相关基因[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范楷;肺炎链球菌HtrA蛋白PDZ结构域和嗜盐古菌SAMPs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倩;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链球菌携带率、耐药现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马超;肺炎链球菌分子分型与耐药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高华;肺炎链球菌生物学特性鉴定及耐药性分析[D];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2004年
4 吴艳丽;肺炎链球菌表面粘附素A的原核表达和免疫保护性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5 姚成;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秦燕;抗肺炎链球菌工程多肽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赵清;筛选受转化调控的肺炎链球菌毒力基因[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8 林琳;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痰中肺炎链球菌[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9 阳小燕;肺炎链球菌抑菌药物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宋圣帆;肺炎链球菌疾病费用研究与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75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27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