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特禀质儿童同时检测过敏原IgE抗体与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价值探讨

发布时间:2018-10-19 17:08
【摘要】:目的:本课题对126例特禀质儿童(过敏体质)同时进行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发现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及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率均较高,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对特禀质(过敏体质)儿童进行过敏原检测的同时不能忽略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特禀质儿童同时检测过敏原IgE和食物不耐受IgG两种抗体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特禀质儿童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5年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儿科门诊及住院的126例特禀质(过敏体质)患儿进行研究,填写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对其同时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及过敏原IgE抗体,观察其食物不耐受抗体和过敏原抗体阳性率。对每个研究对象抽静脉血4ml,提取血清,分别检测其血清中食物不耐受IgG抗体和过敏原IgE抗体。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检验,α=0.05。相关性分析采用假设检验。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26例,最大年龄15岁,最小年龄6个月。其中男77例,女49例,6个月~6岁78例,~15岁48例,通过检测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和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结果显示:1.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79例(62,7%),特异性IgE抗体阳性51例(40.5%);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者为21例(16.7%),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抗体均阴性者7例(5.6%);2.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较高的食物依次为:鸡蛋66例(52.3%)、牛奶48(38.1%)、小麦11(8.7%);多组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检出例数46例(58.2%)。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患儿进行食物不耐受阳性率的比较发现6个月~6岁儿童鸡蛋、牛奶阳性率高于6~15岁组(p0.05);对不同性别间食物不耐受进行分析,显示男性IgG抗体阳性率大于女性(p0.05)3.过敏原IgE阳性率最高的前几位是:吸入组螨虫22(43.1%)、狗上皮14(27.5%)、蟑螂6(11.8%);食入组是小麦10(19.6%)、花生6(11.8%)、坚果5(9.8%)。4.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者中,IgG抗体同时阳性者21例占41.2%,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者中,IgE抗体同时阳性21例占26.6%,两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特禀质患儿中,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高于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提示食物不耐受临床表现虽然不如过敏症明显,但发病率较高,值得重视。2.食物不耐受阳性率较高的食物依次为:鸡蛋、牛奶、小麦;大部分食物不耐受患儿同时存在2种以上阳性食物;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6个月~6岁年龄组的IgG抗体阳性率高于6~15岁组,可能与小年龄组饮食结构及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3.过敏症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依次为:螨、狗上皮、小麦、蟑螂等。4.过敏症患儿同时合并食物不耐受的比例高于食物不耐受患儿合并过敏症的比例。说明过敏症患儿更容易合并食物不耐受。提示对特禀质儿童进行过敏原检测的同时不能忽视食物不耐受的存在,同理,在对特禀质儿童检测食物不耐受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过敏原的问题,同时检测两种抗体,才能避免漏诊。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食物不耐受检测临床应用征文通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12期

2 王玲;姜辉;田亚平;;普通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情况初步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张旭东;邓敏;李梅;王晓玲;;食物不耐受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36期

4 向年虎;陈永华;;略论食物不耐受与人体疾病的相关性[J];亚太传统医药;2008年06期

5 张国兵;于烨华;陆斌;姚美娟;;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食物不耐受6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29期

6 韩立芬;李晓鸾;赵莉;;变态反应性疾病300例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27期

7 张国军;吕虹;周亚莉;方芳;王雅杰;康熙雄;;食物不耐受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8 卓广超;王昊;郑辉;;杭州市儿童7种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10期

9 李林;张晨宇;郝家砚;许自成;;食物不耐受与小儿相关疾病的初步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年04期

10 郑专;陈灵晓;;绍兴地区普通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的调查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樝;曾世华;何渊民;肖莎;陈德宇;;食物不耐受在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的检测与分析[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永志;;246例体检者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3 秦东春;佘明聪;;成人与儿童食物不耐受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杨凤英;;食物不耐受患者在社区的健康宣教与饮食指导[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潘德军;;食物不耐受检测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郑专;董学君;陈灵晓;;绍兴地区普通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的调查分析[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晓艳;王学艳;;食物不耐受致双足抽动伴疼痛1例[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严孝岭;王艾丽;虞伟;刘国瑞;郑田;李晓军;;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临床应用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林飞燕;;高度食物不耐受致幼儿泛发性痒疹1例[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叶筱燕;蒙秉新;赵英;;365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黄余红邋王继荣;腹痛竟因爱吃瓜子 “食物不耐受”悄悄伤人[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黄石市二医院儿科主任 吴文华;食物不耐受诱发消化道疾病[N];黄石日报;2007年

3 罗刚 黄余红 王继荣;“食物不耐受检测”走入临床[N];健康报;2006年

4 解放军305医院老年病科 赵津京 王凯;当心食物“不耐受”[N];健康时报;2009年

5 通讯员 黄余红 王继荣;抽取0.5毫升血便可进行90项常见食物检测[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 曾晶;没性趣或是食物过敏[N];健康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孟刚;吃喝不当可导致病情加重或危及生命[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钟华;2962例健康体检者14种食物不耐受分析与关联规则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2 庄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及回盲部肥大细胞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杨旭;中药气药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状态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陈小红;食物不耐受轮替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泸州医学院;2012年

5 代汝俊;儿童过敏性紫癜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相平;个性化食物sIgG试剂盒的研制及本地区5种食物不耐受组分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7 赵红霞;特禀质儿童同时检测过敏原IgE抗体与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价值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陈玉娟;健康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的IgG抗体检测现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许国柱;儿童HSP食物不耐受IgG与体质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81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281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