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抗菌药物联用对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3 01:52
【摘要】: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有关,选择抗菌谱相关的药物是治疗H.pylori最基本的策略。已知单独使用一种抗菌药物很难达到根除H.pylori的目的,因此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仍将是长期的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联用后会产生不同的药效学效应,合理地联合能发挥协同或累加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同时使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缩窄或关闭而降低了细菌耐药突变的可能。国内外H.pylori感染治疗新共识包含了由6种抗菌药物(阿莫西林/AM、克拉霉素/CH、甲硝唑/MZ、左氧氟沙星/LE、四环素/TC、呋喃唑酮/FR)部分两两组合而成的8个抗菌药物组成的联用方案,涉及到I类繁殖期杀菌剂与III类快速抑菌剂这种历来饱受争议的组合。由于共识所推荐的抗菌药物组成方案可能较多地基于耐药率和根除率的考量,而对药物之间的联合效应关注较少。另外,还有共识尚未提及的其他抗菌药物组合也可能存良好的联用效应。为此,本文拟观察共识推荐的6种抗菌药物在体外单用和两两组合时对耐药H.pylori临床分离株的抗菌效果,并评价这些抗菌药物组合的联用效应,旨在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高效地组合以根除耐药H.pylori提供实验依据,同时探讨共识至今尚未推荐使用的其他抗菌药物组合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实验室保存的已行浓度梯度法(E-test)或纸片扩散法(K-B)药敏感检测的32株临床分离的H.pylori作为实验菌株,另以ATCC#174;43504作为质控菌株。实验菌株中有4株对AM耐药,15株对CH耐药,31株对MZ耐药,20株对LE耐药,2株对FR耐药,3株对TC耐药。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细菌药敏实验执行标准,本研究通过棋盘法设计来组合系列不同浓度的两种抗菌药物,统一采用琼脂稀释法先后检测6种抗菌药物在单用和联用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来判定药物之间的联合效应。其中,FICI≤0.5判定效应为协同作用;0.5FICI≤1判定为累加作用;1FICI≤2判定为无关作用;FICI2则认为两药联用后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结果:1.AM、CH、MZ、LE、FR、TC这6种抗菌药物单用时对质控菌株的MIC值分别为0.031μg/m L、0.125μg/m L、128μg/m L、0.125μg/m L、0.063μg/m L、0.125μg/m L。2.AM、CH、MZ、LE、FR、TC这6种抗菌药物单用时对32株临床菌株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063~4μg/m L、0.031~256μg/m L、2~256μg/m L、0.031~32μg/m L、0.031~0.063μg/m L、0.031~2μg/m L。其中,耐AM 3株,耐CH 17株,耐MZ 30株,耐LE 20株,耐FR 0株,耐TC 2株,对一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株有9株(28.1%),对两种抗菌药物耐药的有10株(31.3%),对三种及三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有13株(40.6%)。3.6种抗菌药物两两组合后对32株临床菌株的联用效应:①AM+CH:FICI≤0.5(18.8%),0.5FICI≤1(71.9%),1FICI≤2(9.3%);②AM+MZ:FICI≤0.5(84.4%),0.5FICI≤1(15.6%);③AM+LE:FICI≤0.5(93.9%),0.5FICI≤1(6.1%);④AM+FR:FICI≤0.5(9.3%),0.5FICI≤1(59.4%),1FICI≤2(31.3%);⑤AM+TC:1FICI≤2(68.8%),FICI2(31.2%);⑥CH+MZ:FICI≤0.5(25.0%),0.5FICI≤1(75.0%);⑦CH+LE:1FICI≤2(46.9%),FICI2(53.1%);⑧CH+FR:0.5FICI≤1(78.1%),1FICI≤2(21.9%);⑨CH+TC:0.5FICI≤1(87.5%),1FICI≤2(12.5%);⑩MZ+LE:FICI≤0.5(18.7%),0.5FICI≤1(50.0%),1FICI≤2(31.3%);?MZ+FR:0.5FICI≤1(68.8%),1FICI≤2(31.2%);?MZ+TC:FICI≤0.5(25.0%),0.5FICI≤1(75.0%);?LE+FR:0.5FICI≤1(62.5%),1FICI≤2(21.9%),FICI2(15.6%);?LE+TC:FICI≤0.5(56.3%),0.5FICI≤1(43.7%);?FR+TC:FICI≤0.5(15.6%),0.5FICI≤1(62.5%),1FICI≤2(21.9%)。结论:在体外研究中,AM+MZ/LE这个2个组合在抗H.pylori时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AM+CH/FR、CH+MZ/FR/TC、MZ+LE/FR/TC、LE+FR/TC、FR+TC这11个组合则主要以累加作用为主,而AM+TC这个组合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其中,还需要高度重视的是AM+TC、CH+LE和LE+FR这3个组合均存在药物之间互相拮抗现象,分别占31.2%、53.1%、15.6%。因此,在根除H.pylori时,需要注意到不恰当的抗菌药物联合后可能产生无关和拮抗作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兼顾细菌的耐药和合理地配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Zhi-Fa Lv;Fu-Cai Wang;Hui-Lie Zheng;Ben Wang;Yong Xie;Xiao-Jiang Zhou;Nong-Hua Lv;;Meta-analysis:Is combination of tetracycline and amoxicillin suitabl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年08期

2 陈鸿程;杨兵;;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4年12期

3 麦毅忠;王小群;林小华;温咏平;;循证药学——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年01期

4 刘文忠;谢勇;成虹;吕农华;胡伏莲;张万岱;周丽雅;陈烨;曾志荣;王崇文;萧树东;潘国宗;胡品津;;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12年10期

5 鲁琼;原海燕;;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探讨[J];中南药学;2012年09期

6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与展望[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年08期

7 谢川;吕农华;;选择符合国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J];医学与哲学(B);2012年05期

8 周世娟;徐洁玲;吕福应;钟惠香;陈锦顺;;幽门螺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0期

9 欧阳山丹;朱诗塔;潘浩;;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年05期

10 Gyrgy Miklós Buzás;;First-lin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Are the standard triple therapies obsolet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农华;谢勇;吕志发;;含呋喃唑酮三联、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征;含四环素及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补救治疗[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2 吕志发;含呋喃唑酮方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效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54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554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