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疮风险因素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0 13:05

  本文关键词: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疮风险因素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了解院外带入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比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疮,探索其发生危险因素的不同,为有效的预防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压疮数据库资料,并借助东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患者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将患者按照压疮来源分为两组,分别为家庭组、非家庭组,家庭组患者主要从家庭入院,非家庭组患者主要从养老院入院。将所有资料运用Exce12007中文版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并对表格的有效性进行统一检查,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学方法为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顾分析等,显著性水平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本研究共收集155例院外压疮患者资料,其中家庭组患者113(73%)例,非家庭组患者42(27%)例,家庭组患者数量远多于非家庭组患者;男性患者89(57%)例,女性患者66(43%)例;155例患者压疮分期,I期患者19(9%)例,II期患者65(32%)例,Ⅲ期患者70(34%)例,Ⅳ期患者38(19%)例,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患者10(5%)例,不可分期患者2(1%)例;压疮发生部位,骶尾部98(33%)例,髋部44(15%)例,臀部27(9%)例,足跟部41(14%)例,膝部9(3%)例,其他部位77(26%)例;压疮治疗效果,治愈32(21%)例,好转109(70%)例,未明显改善14(9%)例,无加重患者。 2.通过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资料间年龄和科室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压疮分期、压疮发生部位、压疮治疗效果、压疮Braden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3.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排序前5位的风险因素为体位受限(86.5%)、运动障碍(78.1%)、皮肤破损(78.1%)、营养不良(69.0%)和血压异常(63.9%)。比较家庭组和非家庭组发生压疮的风险因素,共筛选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营养状况和体温。 4.以压疮发生地点为因变量,将家庭组与非家庭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对以上因素赋值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OR=I.0)、体温(OR=0.3)2项危险因素。 结论: 1.院外带入压疮患者中家庭组患者所占比率远高于非家庭组,男性患者的比率高于女性患者,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压疮分期中Ⅱ、Ⅲ期患者占的比例更多,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所占比率最大,大多数的院外带入压疮经过治疗后能够达到好转及以上的效果。 2.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非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大多分布在普通病房,非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多数在重症病房入住。 3.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具有多重危险因素,其中体位受限、运动障碍、皮肤破损、营养不良和血压异常在院外带入压疮发生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营养状况和体温这4个因素在家庭组和非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中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4.年龄和体温在家庭组与非家庭组压疮的发生中分别是两个主要的因素。年龄在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温在非家庭组院外带入压疮的发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关键词】:压疮 院外 家庭组 非家庭组 风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6
【目录】:
  • CATALOGUE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符号说明11-12
  • 第一章 前言12-14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31
  • 1 压搭的定义14
  • 2 压搭的发生率及危害14-15
  • 3 压搭发生的机制15-16
  • 4 压搭的分期16-17
  • 5 压搭发生的特点17-18
  • 6 压搭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18-21
  • 7 压搭发生的影响因素21-23
  • 8 压搭的治疗23-26
  • 9 压搭的预防及护理管理研究现状26-31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31-34
  • 1 研究对象31
  • 2 研究工具31
  • 3 资料收集31-32
  • 4 数据处理32
  • 5 质量控制32-34
  • 第四章 研究结果34-44
  • 1 院外带入压搭患者的一般资料34-41
  • 2 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搭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41-42
  • 3 院外带入压搭风险因素及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搭的比较42-43
  • 4 两组院外带入压搭患者风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43-44
  • 第五章 讨论44-52
  • 1 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搭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分析44-49
  • 2 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搭风险因素分析49-50
  • 3 两组院外带入压搭的多因素对比分析50-52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52-54
  • 1 结论52
  • 2 建议52-54
  • 1 研究的创新点54
  • 2 不足之处54
  • 3 今后的研究方向54-55
  • 1研究的创新点54-55
  • 附表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62
  • 附表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汉英;陈绞绞;陈莎;唐晓青;;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压疮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04期

2 何春梅;赖伟珍;张婕;林奕;;院外带入压疮与院内难免压疮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9期

3 刘西梅;刘鑫;刘英;;康惠尔溃疡贴治疗深度褥疮6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7期

4 谈慧芳,陈齐虹,刘燕萍,管耀娟,张跃珍,徐珠凤;伤痛一喷灵治疗褥疮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0年07期

5 周富玲,邓卓霞,张金桃,黄晓艳;百多邦软膏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2期

6 陆爱平;罗晨玲;;《褥疮》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5期

7 陈美红;王咏梅;;联合清创对压疮的治疗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5期

8 王泠;;压疮的管理(一)[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1期

9 游继武;以科研为基础的褥疮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年12期

10 袁长蓉;褥疮护理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不同来源院外带入压疮风险因素的比较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5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