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在肾上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20-06-28 11:59
【摘要】:第一部分双源CT虚拟平扫在肾上腺腺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图像在肾上腺腺瘤诊断中的可行性,评价其对富脂腺瘤及乏脂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双源CT检查并经外科手术取得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腺瘤31例(30位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平扫(ture non-contrast,TNC)及双能量增强扫描。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分别得到动脉期、静脉期两组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图像。①比较两组VNC图像与TNC图像在腺瘤病灶、正常肾上腺组织、脾脏、腹主动脉及后背肌肉的平均CT值及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比较两组VNC图像与TNC图像的图像质量,比较双能量扫描模式与常规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②分析两组VNC图像腺瘤病灶的CT值与TNC图像的相关性,计算两组VNC图像对富脂腺瘤及乏脂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①两组VNC图像的腺瘤病灶、正常肾上腺组织、后背肌肉的平均CT值与TNC图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主动脉及脾脏的平均CT值与TNC图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VNC图像所有组织的SNR值均高于TNC图像,除腹主动脉之外(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VNC图像质量评分略低于TNC图像,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图像评分均在3分以上。④双能量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扫描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两组VNC图像腺瘤病灶的CT值与TNC图像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⑥动脉期VNC图像对富脂腺瘤及乏脂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6.9%、100%、90.3%,100%、86.9%、90.3%;静脉期VNC图像对富脂腺瘤及乏脂腺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0.9%、87.5%、67.7%,87.5%、60.9%、67.7%。结论:1.双能量增强扫描所获得的VNC图像与TNC图像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能够满足诊断要求并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2.动脉期VNC图像对富脂腺瘤及乏脂腺瘤的诊断具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取代TNC图像的潜能。第二部分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在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鉴别诊断中可行性,评价双能量参数及能谱衰减曲线鉴别腺瘤与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双源CT检查的4 0位肾上腺病变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腺瘤31个、转移瘤14个。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量增强扫描。①选择“Liver VNC”应用程序得到碘图,测量并记录两组病变动、静脉期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计算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及碘浓度差值(ICD=静脉期碘浓度-动脉期碘浓度);②选择“Monoenergetic”应用程序得到40~190Ke V一系列单能图像,测量并记录两组病变不同Ke V下CT值,分析比较两组病变能谱衰减曲线特征。③利用ROC曲线分析双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鉴别腺瘤与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①转移瘤动、静脉期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均高于腺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变碘浓度差值大致相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动、静脉期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得出:静脉期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鉴别两组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78.6%、76%,静脉期碘浓度以1.95 mg/ml为阈值、标准化碘浓度以0.465为阈值时,鉴别诊断效果最好。②转移瘤在动、静脉期的不同ke V下CT值均大于腺瘤,除动脉期40ke V、50ke V外,其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病变能谱衰减曲线均呈下降型,转移瘤曲线均位于腺瘤上方。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所得到的碘浓度、能谱衰减曲线有助于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6.6;R730.44
【图文】:

散点图,腺瘤病,图像,线性相关性


腺瘤病灶动、静脉期VNC图像的CT值与TNC图像的散点图

ROC曲线,转移瘤,腺瘤,ROC曲线


表 2.3 腺瘤、转移瘤碘分布图上能量参数比较组别 ICAP(mg/ml) ICVP(mg/ml) ICD(mg/ml) NICAPNICVP腺瘤 1.40±0.81 1.56±0.59 0.16±0.84 0.13±0.68 0.38±0.14转移瘤 2.12±0.96 2.29±0.63 0.16±0.56 0.18±0.09 0.54±0.15t 值 2.475 3.581 0.033 2.126 3.409p 值 0.018 0.001 0.974 0.04 0.002注:* 校正 t 检验利用 ROC 曲线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 IC 及 NIC 两种参数鉴别腺瘤及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图 1、图 2)。结果显示(表 2.4):以 IC 为诊断依据时,动、静脉期鉴别腺瘤与转移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71.4%、64%和 78.6%、76%,静脉期 AUC 为 0.807,大于动脉期,诊断准确性较好,且约登指数为 0.546,以1.95 mg/ml 为阈值时,鉴别诊断的效果最好。以 NIC 为诊断依据时,动、静脉期鉴别腺瘤与转移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 64.3%、68%和 78.6%、76%,静脉期 AUC 为 0.794,大于动脉期,诊断准确性较好,且约登指数为 0.546,以 0.465为阈值时,鉴别诊断的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定;;Conn腺瘤的CT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2732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732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