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次的握拳运动对PICC相关性血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9 11:04
本文关键词:不同频次的握拳运动对PICC相关性血栓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患者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静脉通路。它留置时间长、安全、并发症少,不仅避免了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的药物损害外周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减轻了因长期输液而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肿瘤、危重症、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应用PICC的优势更加明显。近几年PIC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此同时,PICC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其中PICC相关性血栓(PICC-related venous thrombosis,PICC-related VT)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导管继发性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一旦形成,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痛苦,而且加重了心理压力,严重时可因栓子脱落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上肢血液流速减慢,是PICC-related VT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学者提出置管侧肢体早期物理活动能加速上肢静脉血液流动,减少血液瘀滞,预防PICC-related VT的发生。但不恰当的活动也会损伤血管内膜引起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等,因此,为PICC患者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法和频次十分重要。本研究参照文献和医院康复科的建议,采用抗阻运动-等长练习的方法指导患者做握拳运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观察下,对比不同的握拳频次对上肢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和对PICC-related VT的预防效果,探讨PICC置管患者握拳运动的适宜频次。目的1.探讨握拳运动对上肢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明确促进上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最佳握拳次数和运动后血液流速恢复至静息状态时所需的时间。2.探讨不同频次的握拳运动对上肢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和对picc-relatedvt的预防效果。方法1.招募40例受试者(健康志愿者30例,picc置管者10例),按照统一的握拳运动方案:每次竭力握拳10s后放松10s,连续握松40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静息时,连续握拳10次、15次、20次、25次、30次、35次、40次末,及运动停止后每10分钟测量腋静脉最大血液流速(vmax,cm/s)和单位时间平均血液流速(time-meanflowvelocity,tmfv,cm/s)。采用单因素重复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握拳次数对腋静脉vmax和tmfv的影响及分析运动后休息状态下腋静脉vmax和tmfv的变化。2.招募12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按随机表分为对照组(d组)、实验组1(s1组)、实验组2(s2组),每组40例。三组均提供握力球,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指导,不规定握拳运动的方法和频次;实验组给予研究者制定的握拳运动指导:每次竭力握拳10s后放松10s,连续握松25次为一组。s1组要求每天做3组握拳运动,s2组要求每天做6组握拳运动。三组分别于置管后第1天(运动前),置管后第2、3、21天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三组腋静脉vmax和tmfv、picc-relatedvt的发生情况和血栓分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的握拳频次对患者腋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的握拳频次对picc-relatedvt的预防效果;不同等级picc-relatedvt的发生率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1.握拳运动能增加血液流速,运动后的Vmax和TMFV均较静息平卧位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握拳次数的增加,腋静脉Vmax和TMFV出现先逐渐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连续握拳25次前,Vmax和TMFV随握拳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在连续握拳25次后,Vmax和TMFV不再随握拳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反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3.握拳运动后平卧休息时,Vmax和TMFV逐渐减慢,在握拳运动停止40分钟后,TMFV恢复接近静息状态。4.置管后D组腋静脉Vmax和TMFV随置管天数的增加逐渐下降,在置管后第21天时明显小于实验组,且小于自身运动前(均P0.05);S1和S2组血液流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置管后第2-3天和第21天时,实验组PICC-related VT发生率低于D组(P0.05),且III级血栓发生率低;S1和S2组在血栓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等级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每次握拳10s,间歇10s,连续握拳25次时血流动力学效果最佳,主要表现为腋静脉Vmax和TMFV均显著增加。2.每个PICC置管患者置管后应尽早做握拳运动,建议每天早中晚至少做1组,每组25次,每次连续握拳10s,间歇10s,可显著减少静脉血液瘀滞,预防PICC-related VT的发生。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握拳运动 血液流速 PICC相关性血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6
- 第一部分 不同握拳次数对上肢静脉血液流速的影响16-26
- 目的16
- 对象与方法16-18
- 结果18-24
- 讨论24-26
- 第二部分 不同频次的握拳运动对PICC相关性血栓的影响26-43
- 目的26
- 对象与方法26-32
- 结果32-40
- 讨论40-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50
- 综述50-59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红;马淑玲;董静;苏颖;于晓红;王丽华;;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1年03期
2 张京慧;唐四元;贺连香;陈文凤;姜萍岚;胡元萍;陈华;;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6期
3 伦雪萍;陈慕瑶;周海燕;吴云珊;;上肢运动操在预防PICC置管患者并发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年06期
4 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9期
本文关键词:不同频次的握拳运动对PICC相关性血栓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743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