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21:54
【摘要】:目的:对进展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高频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探讨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从而尽早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预防脑卒中的进展。资料与方法:1.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6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入院。2.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超声检查:(1)观察颈动脉解剖结构是否正常,走行是否正常,管壁内膜有无增厚;(2)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详细记录各斑块分布的位置、数目、形态及大小,分析斑块回声表现,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3)观察颈动脉有无狭窄,详细记录颈动脉狭窄部位,并计算颈动脉狭窄率。3.实验室生化检查:FPG、TC、TG、HDL-C、LDL-C、LP(a)、Hcy、CRP、FIB。4.将本研究中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其中,进展组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9.43±7.48)岁;非进展组120例(男性6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59.83±9.43)岁。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吸烟人数及BMI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1)6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58例检出斑块,斑块检出率为96.67%(58/60);12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91例检出斑块,斑块检出率为75.83%(91/120)。进展组中单发斑块仅5例,多发斑块共53例;非进展组中单发斑块共23例,多发斑块共68例。两组患者斑块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单发斑块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斑块积分:进展组非进展组;斑块积分:(10.14±5.91mm)vs(4.88±4.96mm),两组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进展组240个斑块,在CCA、BIF、ICA、ECA的比例分别为30.83%,46.67%,14.58%,7.92%。非进展组259个斑块,在CCA、BIF、ICA、ECA的比例分别为30.12%,46.33%,12.74%,10.81%。斑块最易发生在BIF,两组斑块位置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进展组中易损斑块53例,非易损斑块5例;非进展组中易损斑块60例,非易损斑块31例。两组易损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进展组颈动脉轻度硬化12例,中度硬化16例,重度硬化32例;非进展组颈动脉轻度硬化70例,中度硬化37例,重度硬化13例。两组颈动脉硬化不同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进展组颈动脉狭窄超过50%有12例,检出率20.00%(12/60),非进展组颈动脉狭窄超过50%仅有3例,检出率2.50%(3/120)。两组颈动脉狭窄超过50%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动脉斑块积分和FPG(r=0.379,P=0.000)、LDL-C(r=0.325,P=0.000)、LP(a)(r=0.281,P=0.000)、Hcy(r=0.323,P=0.000)、CRP(r=0.256,P=0.001)、FIB(r=0.425,P=0.000)呈正相关,和HDL-C呈负相关(r=-0.187,P=0.012)。4.从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LP(a)升高、Hcy升高、CRP升高是易损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1.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较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易损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脑卒中早期进展的危险因素。颈动脉重度硬化及中重度狭窄也是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生化指标中FPG、LDL-C、LP(a)、Hcy、CRP、FIB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相关,其中LP(a)、Hcy、CRP水平升高是易损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3.颈总动脉分叉处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好发的部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R445.1
【图文】:

生化指标,与非,斑块,检出率


图 3-1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一般生化指标比较3.2 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3.2.1 两组患者斑块检出情况的比较在 60 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 58 例患者检出 240 个斑块,斑块检出率为96.67%(58/60);在 120 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 91 例患者检出 259 个斑块,斑块检出率为 75.83%(91/120)。两组间斑块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8,P<0.05)。见图 3-2,表 3-2。进展组单发斑块共 5 例,单发斑块检出率 8.33%(5/60),多发斑块共 53 例,多发斑块检出率 88.33%(53/60);非进展组单发斑块共 23 例,单发斑块检出率19.17%(23/120),多发斑块共 68 例,多发斑块检出率 56.67%(68/120)。两组患者单发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4,P>0.05),多发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204,P<0.01)。见表 3-2。

斑块,与非,颈动脉斑块,数目


第 3 章 结果9图3-2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斑块数目情况表 3-2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比较[n(%)]项目非进展组(n=120)进展组(n=60)斑块检出率 91(75.83) 58(96.67)*单发斑块检出率 23(19.17) 5(8.33)多发斑块检出率 68(56.67) 53(88.33)**注:*:与非进展组比较,P<0.05。**:与非进展组比较,P<0.01。3.2.2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PS)的比较如表3-3、图3-3所示,进展组颈动脉斑块积分(10.14±5.91mm),非进展组颈动脉斑块积分(4.88±4.96mm),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277,P<0.01)。

示意图,斑块,位置分布,患者


11图 3-4 两组患者斑块位置分布示意图3.2.4 两组患者易损斑块检出率的比较本研究中将低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归为易损斑块,进展组中易损斑块 53 例,非易损斑块 5 例,无颈动脉斑块 2 例;非进展组中易损斑块 60 例,非易损斑块31 例,无颈动脉斑块 29 例。进展组易损斑块检出率为 91.38%,非进展组易损斑块检出率为 65.93%,经χ2检验显示两组患者易损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5.568,P<0.01)。见表 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09期

2 王雅慧;苏振丽;李宽智;杨军录;吴红葵;;踝肱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年03期

3 罗国刚;韩建峰;王琳;刘娅;陈亚芬;袁博博;霍康;袁兴运;尹益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3期

4 季海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02期

5 张玉秀;张t 萍;杨成规;;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7期

6 闫家新;;不同程度高血压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点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11期

7 孟秀丽;;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8期

8 肖蓉;殷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颈动脉硬化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9 刘俊明;黄文军;谢伟;王明建;窦清惠;邹琦;赵亮;李娜;;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10 邱菊辉;王贵学;雷道希;;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其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2754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754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