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多元化教育模式对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不良心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07 07:54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育模式对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行MHD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均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状态焦虑量表、特质焦虑量表总分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均有降低(观察组t值分别为7.858,8.790;P值分别为0.001,0.001;对照组t值分别为3.974,5.116;P值分别为0.003,0.001),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干预后下降水平更为显著(t值分别为4.389,3.550;P值分别为0.002,0.001);2组内患者干预后血液透析知识掌握程度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t值分别为25.525,17.559;P值分别为0.001,0.001),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干预后提高水平更为显著(t=9.501,P0.001);2组患者干预后置管期间导管感染率、细菌检出率、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4.396,4.433,5.741,11.111,21.951;P值分别为0.041,0.038,0.017,0.001,0.001)。结论多元化教育模式能有助于降低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行MHD患者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心理发生。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干预方法
        1.3.1 观察组
            1.3.1. 1 语言宣教
            1.3.1.2书面教育
            1.3.1. 3 跟踪服务
        1.3.2 对照组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SATI评分
    2.2 血液透析知识掌握程度
    2.3 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2.4 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鹃;王琼书;邱昌建;杨定平;;长期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2 邓志强;陈红;王琍;;单cuff双腔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13期

3 姜海燕;;使用双腔导管置管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25期

4 王虹;施爱茹;孙丽欣;郝秋华;陈亮余;;血液透析应用永久性双腔导管感染的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S1期

5 杨薇;王静;;血液透析应用双腔导管感染因素与护理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年04期

6 胡兴梅;;3例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护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路建饶;张金元;关镛基;;双腔导管在建立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中的作用[J];天津医药;1989年11期

8 刘月秀;;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4年02期

9 刘正湘;;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1期

10 安茜;徐淑红;;血液净化中使用双腔导管置管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红华;中心静脉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曹秀珠;改良送鞘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邱创业;颈内留置带涤纶套透析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3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873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