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治疗巾包裹导管接头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感染的诊断标准
1.3 干预方法
1.4 资料收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2.2 两组患者CLABSI发生情况
2.3 临床护士使用感受调查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钒;姚珺;谌绍林;张玲;蒋玉兰;;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5年29期
2 赵丹洋;郭巧芝;司徒敏雄;廖金花;张穗平;;2012—2015年重症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前瞻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年04期
3 王淑芳;张岚;郭丽敏;马晶淼;;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年04期
4 冯然;;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5年07期
5 顾吉娜;邬兴炳;陈琳;;集束化预防措施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影响[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年03期
6 黄英;付群春;过小兰;刘彩光;聂庆英;陈谷霖;陈霞;;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2013年05期
7 王旭利;;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年10期
8 魏素萍;黄敏;王国蓉;秦英;郭玲;罗蕾;蒲瑞英;;住院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结果的分析与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3年05期
9 李冬;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诊治[J];辽宁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10 王芸芸;林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集束化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宏莉;我国部分地区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19年
2 刘凤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申叶林;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4 张玥琪;院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姚丽;儿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干预与转归的回顾性调查分析[D];浙江大学;2019年
6 沈家航;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7 吴海芳;胎儿静脉导管缺如产前超声诊断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D];山东大学;2018年
8 关欣;中心静脉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现状调查及管腔选择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曾奕;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管周纤维鞘动态组织病理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郑智慧;儿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6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87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