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01:07

  本文关键词: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了解影响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影响因素;探索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生命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评价治疗性沟通系统在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就诊于某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的心内科拟行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患者拟行PCI术24小时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SF-36简明健康问卷、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生命质量情况、健康行为情况,探讨影响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以及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命质量、健康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上述调查对象中知情同意参加干预性研究的患者根据病区分为两组,最终有66例患者完成,其中对照组35例,由病区护士进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一般性沟通,实验组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以治疗性沟通系统为理论基础进行干预,在患者出院当天进行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重测。在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再次填写SF-36简明健康问卷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最终有30名患者(对照组15人、实验组15人)完成随访。结果①66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的均分为(89.76±13.43)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处于低水平8例,占12.1%;中等水平56例,占87.9%;没有患者处于高水平。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不明确性维度、信息缺乏性维度、复杂性维度和不可预测性维度。②以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因变量,以家庭月收入、社会功能维度、总体健康维度、压力应对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压力应对维度、家庭月收入,这两个因素共解释疾病不确定感变异的42.2%。③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压力应对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331,P0.0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339,P0.01),不可预测维度与压力应对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307,P0.05)。④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社会功能维度、总体健康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259、-0.290,均P0.05),不明确维度与情感职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总体健康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257、-0.378、-0.312,均P0.05),与生命质量总分、精神健康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374、-0.327,均P0.01),不可预测维度与精神健康维度、总体健康维度呈低度负相关(r=-0.249、-0.291,均P0.05)。⑤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不确定感及各维度得分、生命质量及健康相关行为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降低,生命质量提高,患者采取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护理人员对于冠心病行PCI术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尤其应加强对家庭月收入较低的患者的关注,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信念和观点。②治疗性沟通系统有助于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有效控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命质量,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
【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疾病不确定感 治疗性沟通系统 生命质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5
【目录】:
  • 英文缩略词9-10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5
  • 前言15-20
  • 1. 研究背景15-17
  • 1.1 冠心病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15
  • 1.2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易产生不确定感而导致不良结局的发生15-16
  • 1.3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干预性研究现状16
  • 1.4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干预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16-17
  • 2. 研究思路17-18
  • 3. 研究目的18
  • 4. 操作性定义18-20
  • 4.1 PCI患者18
  • 4.2 疾病不确定感(Uncertainty in Illness)18-19
  • 4.3 治疗性沟通系统(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System)19-20
  • 研究一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39
  • 1 前言20
  • 2 对象与方法20-25
  • 2.1 研究对象20
  • 2.2 研究方法20-25
  • 2.2.1 抽样方法20-21
  • 2.2.2 研究工具21-24
  • 2.2.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24-25
  • 2.3 质量控制25
  • 3 结果25-36
  • 3.1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表25-27
  • 3.2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生命质量、健康相关行为的统计描述27-28
  • 3.2.1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27
  • 3.2.2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生命质量的得分情况27-28
  • 3.2.3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各维度得分28
  • 3.3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单因素分析28-34
  • 3.3.1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28-29
  • 3.3.2 不同性别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29
  • 3.3.3 不同婚姻状况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29-30
  • 3.3.4 不同文化程度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0
  • 3.3.5 不同医疗费用来源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0-31
  • 3.3.6 不同职业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1
  • 3.3.7 不同居住地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1-32
  • 3.3.8 不同家庭月收入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2
  • 3.3.9 有无宗教信仰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2-33
  • 3.3.10 不同冠心病类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3
  • 3.3.11 有无合并症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33-34
  • 3.4 疾病不确定感与健康相关行为的相关性分析34-35
  • 3.5 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35-36
  • 3.6 疾病不确定感的多因素分析36
  • 4 讨论36-38
  • 4.1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分析36-37
  • 4.2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分析37-38
  • 5 结论38-39
  • 研究二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39-55
  • 1 前言39
  • 2 对象与方法39-48
  • 2.1 研究对象39-40
  • 2.2 研究方法40-47
  • 2.2.1 研究工具40
  • 2.2.2 干预方法40-47
  • 2.2.2.1 实施方案40-41
  • 2.2.2.2 治疗性沟通系统实施内容41-47
  • 2.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47
  • 2.4 质量控制47-48
  • 3 结果48-54
  • 3.1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48-49
  • 3.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健康相关行为、生命质量的比较49-51
  • 3.2.1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各维度得分的基线比较49
  • 3.2.2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生命质量得分的基线比较49-50
  • 3.2.3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健康相关行为得分的基线比较50-51
  • 3.3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51
  • 3.3.1 对照组与实验组疾病不确定感及各维度自身前后对照51
  • 3.3.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51
  • 3.4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随访时生命质量得分比较51-53
  • 3.4.1 对照组与实验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自身前后对照52
  • 3.4.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随访时生命质量得分比较52-53
  • 3.5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随访时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比较53-54
  • 3.5.1 对照组与实验组健康相关行为各维度自身前后对照53
  • 3.5.2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随访时健康相关行为得分比较53-54
  • 4 讨论54-55
  • 4.1 治疗性沟通系统有助于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控制54
  • 4.2 治疗性沟通系统帮助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提高了生命质量,养成更健康的行为方式54-55
  • 5 结论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录60-71
  • 附录 1:研究量表60-67
  • 表 1: 一般情况调查表60
  • 表 2:MUSI-A60-62
  • 表 3:简明健康问卷(SF-36)62-64
  • 表 4:健康相关行为问卷64-67
  • 附录 2:个人简历67-71
  • 一、基本情况67
  • 二、主要经历67
  • 三、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如下67-68
  • 四、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社会实践经历68-71
  • (一)临床与社会实践68
  • (二)参与的标书撰写68
  • (三)教学活动68-71
  • 1. 学生教学活动68-69
  • 2. 护理培训教学活动69
  • 3. 护理科研培训活动69
  • 4. 教材编写活动69-71
  • 致谢71-72
  • 综述72-79
  • 参考文献78-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芳茗;楼建华;;儿科癌症症状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年10期

2 葛向煜;张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症状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7年22期

3 曹文婷;胡琛;王毅欣;刘香艳;徐燕;;晚期肝癌病人的症状管理[J];全科护理;2011年03期

4 冯芳茗;楼建华;;症状管理理论的发展[J];护理研究;2012年10期

5 张宜青;刘惠亮;;冠脉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03期

6 王丽萍;孙春沿;;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7 宋江艳;王维利;李惠萍;;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肿瘤术后化疗伴发抑郁情绪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94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