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1-02-20 12:31
目的探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用弹力球进行康复训练。评估患者训练后不同时间段的握力、上肢肌力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训练1、3个月后,两组患者术后握力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上肢肌力均较术前有所增加,观察组的肘部和肩部肌力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可有效恢复术后颈椎病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文章来源】: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0,3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骨科康复治疗现状与思考[J]. 冷向阳. 康复学报. 2016(06)
[2]建立骨科康复护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 周晓玲,李小妹,马冬梅,郑莉. 护理学报. 2015(14)
[3]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 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042772
【文章来源】: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0,37(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骨科康复治疗现状与思考[J]. 冷向阳. 康复学报. 2016(06)
[2]建立骨科康复护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 周晓玲,李小妹,马冬梅,郑莉. 护理学报. 2015(14)
[3]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 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042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0427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